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0章 建文三年的肉夾饃

 感謝“想做觸手怪”“愛離11 ”“熊山道的冷厲”“銀明君”的打賞。 

 祝大佬們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建文三年到了,正月裡來是新年。】 

 【新年新氣象!】 

 【燕軍撤退至威縣,遇到了真定兵團前來堵截的二萬人前鋒軍。】 

 【額,真定兵團是真的記吃不記打。】 

 【朱棣將前鋒騎兵和輜重作為誘餌,左右各埋伏數千精銳騎兵。】 

 【不出意外,二萬人成功被勾引進朱棣的埋伏圈,盡殪之!】 

 ———— 

 大明 建文二年 

 可惜此時苦瓜並不廣為人知,否則朱允炆一定要吃一盤,畢竟苦瓜性味苦寒,具有清暑瀉火、清心明目之功。 

 朱允炆實在是火氣很大。 

 又怒又惱,好不容易勝利一場,先是五千又是兩萬,兩萬頭豬讓朱棣抓,他也要抓一天。 

 中了朱棣那麼多次計,怎麼就一點記性都不長?到底是他太強還是你們太弱啊? 

 ———— 

 大唐 貞觀 

 李世民並不羨慕火器之利,此物需要時間,已經加緊在研製了。 

 倒是明朝怎麼能有那麼多騎兵啊,他們哪裡來的那麼多馬? 

 朕現在連一萬匹馬都沒有。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 

 “西域、河套皆要握在手中。” 

 ———— 

 【但其實這支前鋒軍其實只是真定兵團的誘餌罷了,能擋住朱棣最好,擋不住就算了,撤退便是。】 

 ———— 

 大明 建文二年 

 朱允炆感覺受到了莫大的嘲諷,誘餌?二萬人的誘餌?盡殪之的誘餌? 

 你大可不必如此幫他們解釋,你這樣顯得他們很蠢,朕也很蠢! 

 ———— 

 【燕軍仍然按部就班有序往北平前進,而真定兵團以逸待勞在深州擺兵佈陣,計劃在此地不求全殲,但求重創燕軍。】 

 【然而……】 

 ———— 

 大明 洪武三十一年九月 

 剛準備登基還未改元的建文帝突然悟了。 

 朕為什麼要削藩?聽後輩講這麼久,文官也不是啥好人啊,被文官把持朝政朕當個垂拱而治的聖君,和被藩王武將文官一起架空垂拱而治,有區別嗎? 

 沒有啊,而且藩王和文官不對付啊。 

 劉備沒死的時候,劉協至少還有一丁點權利。 

 朕又何苦? 

 朕直接允許藩王參政,讓他們慢慢鬥,結果能有多差? 

 再差還能比不到四年就被攆下皇位更差? 

 ———— 

 大明 建文二年 

 剛登基的朱允炆有選擇,建文二年的建文帝則已經沒有選擇了,禪讓別說朱棣會不會想辦法讓朕和家人因病而亡,且說朝堂文官就不會同意啊,搞不好先被朝堂文官幹掉。 

 朕……好難啊……既然早晚會敗,那朕不如好好享受生活,軍事就交給齊泰、黃子澄二人,反正原本歷史就是如此,他二人都還頂了四年,現在也不會更差。 

 朕要納妃、朕要開開心心的過完最後兩年。 

 “尚禮先生(齊泰的字)、子澄先生(黃子澄本名堤,字子澄),軍政大事就悉數託付你們。” 

 黃子澄和齊泰感動落淚,後輩說原本歷史上因為自己二人使得陛下四年便失了基業下落不明,沒想到陛下居然還能如此信任我等,唯有一死以報皇恩。 

 “陛下,臣等必不負陛下重託,此次必將殲滅燕逆大軍,重塑朝綱,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 

 別,你們還是按照歷史上的來,萬一你們超常發揮,朕連建文四年都撐不到怎麼辦? 

 “希直(方孝孺的字)先生,我們二人去他處繼續探討周禮如何?” 

 “就不在此地打擾二位先生思考軍國大事。” 

 齊泰、黃子澄自然是感動的無以復加,目送朱允炆和方孝孺離去。 

 依稀聽見陛下還在詢問周禮王道,陛下可真是賢明聖君,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如此情形竟然還能思考聖人之語。 

 “希直先生,周禮說:不娶無子,絕先祖祀。是為不孝大過!” 

 “您說朕是不是應該聽從聖賢教導,多多延續血脈?” 

 聽的方孝孺一愣,倒是認真思考了起來,國之大事,唯戎與祀。 

 軍國大事陛下已經託付二人,剩下就應該主管祭祀,天家血脈須枝葉茂盛才對。 

 “合該此理,陛下您應當納妃、為天家延續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