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34章 吾乃諸葛朱棣是也。——七千字補欠更!

 “吾一生功不成名不就,未曾想老來一本書倒是流傳後世。” 

 伸手將佩戴多年的玉佩取下,遞給僕人,命他拿去換些錢,買幾罈子好酒來喝。 

 待到僕人出門,又思索起來,不知後輩可知吾之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 

 【而且此時真定兵團總兵力大約在十萬左右,燕軍戰前大約七到八萬,又剛經歷了一場大戰,人員損耗頗大。】 

 【雖然打仗不是單純靠人多就可以贏,但平安雖比不上朱棣,也是一名基本合格的將帥之才,手下士兵也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 

 【心一橫,沿著浮沱河東進準備進攻朱棣。】 

 【南軍行進七十里左右,就被燕軍斥候探查到,黃昏時分彙報到朱棣處。】 

 【朱棣一拍桌子,命令全軍渡河。但手下將領皆是勸阻,畢竟即便是我們現代科技如此發達,也是儘量能不打夜戰最好不打,何況是在那個深夜伸手不見五指、多數人患有夜盲症的年代。】 

 【但將才和帥才想的豈能一樣?朱棣認為機不可失,好不容易才用記將真定兵團騙出城來,若是今夜平安等人突然撤回真定,難道我們還要去攻打真定城?】 

 【真定城防堅固、糧草眾多,即便我軍損兵折將都不一定攻打下來。】 

 【遂命令騎兵沿左翼上游過河,步兵輜重等等從下游水淺的地方過河。】 

 【兵貴神速,渡河之後朱棣再一次一馬當先率領三千騎兵為前鋒軍向西推進二十里,很快就發現了南軍的前哨部隊,但時值深夜,雙方應該沒有發生戰鬥,或者只是發生了一場小規模遭遇戰,平安等人稍稍後撤至滹沱河以南的藳城一帶。】 

 ———— 

 大唐 長安 

 李世民聽著後輩講述朱棣再一次一馬當先衝鋒在前,露出無比羨慕的神情。 

 朕都快忘了上一次騎馬領兵作戰是什麼時候?打仗的滋味朕都快忘了。 

 魏徵打眼一瞧,就知道李世民在想什麼,站了出來。 

 “臣以為此事不可如此行。”又揮動著雙手大聲說道。“臣再說一次,此事不可行,不可行!萬萬不可行!” 

 李世民扶額苦笑,朕都還沒說出來,就想了一下而已,何至於此? 

 “朕什麼都沒說啊。” 

 魏徵仍然揮動著雙手。“不可行,絕不可行!” 

 “好,朕保證以後不御駕親征。”李世民有點蔫了。 

 卻見魏徵突然停下雙手,滿臉笑意,行大禮參拜。 

 “陛下聖明。” 

 諸位武將也是行大禮參拜朗聲附和。 

 “陛下聖明。” 

 ———— 

 【次日雙方前哨交戰,應該是雙方派出來負責勘測地形的騎兵爆發了數次小規模交戰。但從中午打到晚上,雙方都沒有重大斬獲。】 

 【但即便如此,朱棣仍然還是保持了好習慣,夜晚降臨又率領數十名精銳親衛再次進行勘測探查,當然他也害怕敵人趁著夜色連夜跑路回真定。】 

 【但真定兵團並沒有跑,誓要野戰打贏朱棣,一雪前恥。】 

 【決戰地點也是平安等人精心挑選的,滹沱河北面幾公里有一條木刀溝。】 

 【名字是溝但其實是條大河,摘錄一下如今的數據:全長92千米,河寬60~400米,流域面積2 500平方千米。】 

 【這還是如今建設大型水庫夏秋洩洪,冬春斷流的情況下。】 

 【而朱棣時期並沒有大型水庫管控流量,即便到了清朝,清嘉慶年間每到秋季,遍地蒼綠可掬,聲若江南景色。但到盛雨期,常因水勢過大,宣洩不及,每每破堤為害,水患頻發。】 

 【河寬比今天更長,而滹沱河和木刀溝直線距離最短的地方僅四公里,平安等人決定在此組建一個堅固方陣,並且為此準備了一件秘密武器,可以隨時拆卸組裝高度約十米的木樓。】 

 【平安在陣中架起數丈高樓,登樓實時瞭望指揮。】 

 【這一裝備防的就是朱棣擅長的迂迴戰術,燕軍的任何迂迴動作、增兵情況盡收眼底。】 

 【而如此狹長的地段燕軍如果無法迂迴,便只有硬碰硬衝擊南軍陣型。】 

 【中門對狙,看到底誰的槍又快又狠。】 

 【次日兩軍擺開陣勢。】 

 【朱棣輕搖羽扇,微笑說道:小小平安,可笑可笑。諸將,且看孤如何破敵。】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站在朱棣背後,看著他作畫,朱棣冷汗直流,越畫越四不像。 

 “老四,你確定你畫的是龍?” 

 “哎呀,怎麼流汗了?” 

 “累到了是吧?來人啊,拿把羽扇來,給我們的燕王殿下扇扇風。” 

 朱棣聽的聲音,越發緊張,畫的本來像條長蟲,改來改去倒有些像蜈蚣了。 

 宮人將羽扇拿來,朱元璋親自扇起風來,嚇的朱棣跪倒在地。 

 “爹,怎能如此,於禮不合啊。” 

 朱元璋不氣不惱,仍然微笑著扇動羽扇。 

 “老四,起來,繼續畫。” 

 “咱雖然廢了丞相,但如諸葛亮一般的臣子咱還是很喜歡,很想要的。” 

 “咱這是沾沾你諸葛朱棣的喜氣,盼著咱大明出幾個諸葛亮一般忠心的臣子。” 

 “你接著畫,你什麼時候把龍畫好了,咱什麼時候停!” 

 “重八,咱也熱了,你來給咱扇扇。”馬皇后聲音響起。“哪有爹給兒子扇風的,莫讓人看笑話。” 

 朱元璋對朱棣冷哼一聲。“給咱好好畫,什麼時候把龍畫出來,什麼時候停下。” 

 又眉眼帶笑的走到馬皇后身邊輕搖羽扇起來。“妹子,咱給你扇,不過你答應咱一件事。” 

 “你不準走咱前面!” 

 “陛下是皇帝不當了,準備改行做閻王爺了?”馬皇后打趣道。“生老病死的事,誰又說的清楚?” 

 “都說皇帝萬歲,皇后千秋,可哪有萬歲的皇帝、千秋的皇后?” 

 “莫心憂我,此生能嫁於你,我便知足了,你倒是好好尋些名醫、能工巧匠,看能不能把後輩所言大蒜素治出來,不僅救了標兒、雄英,便是天下百姓亦能受益。” 

 朱元璋也不反駁,自顧自的給馬皇后扇著羽扇。可咱就是捨不得妹子你走,自爹孃兄弟走後,咱唯一的親人就是你,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生則同眠、死則同穴。 

 朝臣不敢抬頭張望,心中感嘆不已,天家親情如此亙古未見,皇后我們也捨不得您走啊,還有太子您也別走啊。 

 想到傷心之處更是落下淚來。 

 你們走了我們可怎麼活啊? 

 ———— 

 【燕軍正面進攻,但朱棣的帥旗在東北角出現,對東北角猛攻,薛祿則從右翼進攻。】 

 【平安下令發強弩射擊,燕軍傷亡眾多,燕軍打半天沒打進去。平安則命人對右翼進行反突擊,包圍薛祿。】 

 【在明實錄、明史等記載:平安是直到戰敗之前都在高樓上,但在薛祿列傳中記載:包圍薛祿的軍隊是由平安親自率領。】 

 【有可能是平安見戰局穩定燕軍無法突破之後親自率領遼東鐵騎對薛祿實施了一次反突擊,然後又再次登上木樓繼續指揮。】 

 【並且幾本史書都記載了薛祿是幾乎被俘虜。】 

 【明史記載:被俘,押解途中趁機反殺逃出生天。】 

 【明實錄記載:幾近被俘,奮力搏鬥,才免於被俘。】 

 【平安一目瞭然的可以看到朱棣的大纛帥旗在東北角猛攻,但他想不到朱棣來了一出燈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