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1章 建文四年正月

 感謝“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蘇蘇小月”“熊山道的冷厲”“銀明君”“愛離11”“祥瑞969”“東北的金大爺”“愛吃梅子醋的炎星辰”“上頭男下頭易”“(?_?) ⊙w⊙⊙w”的打賞。 

 一祝各位: 

 從今諸事願、勝如舊, 

 人生強健,喜一年入手。 

 二祝各位: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 

 重要通知:本週每日保底6000字更新補欠更。 

 ps:斥巨資做了個封面,是不是比當初我自己做的要好看一些? 

 ———— 

 【雖然南軍得知朱棣即將南下,但由於河間滄州的丟失,真定德州兩個軍團之間有至少兩百公里的空隙,一時間南軍很難探查到燕軍的具體動向,也無法判斷燕軍的主攻方向!】 

 【並且南下路線基本沒有任何大型城市可以阻攔!】 

 【河北滄州獻縣縣令向樸可以青史留名就是因為曾組織官民對抗燕軍而死。】 

 【但獻縣並無城牆,被朱棣的部將譚淵擊敗,向樸集中民兵與他作戰,被擒,懷印而死。】 

 【而整條線路像獻縣沒有城牆的城市比比皆是!】 

 【東昌、大名、濟寧府都只是低矮的土城。】 

 【即便是戰略要地、劉邦故里,沛縣都是在靖難開始之後才緊急開始修建土城牆和土堡。】 

 【也不怪朝鮮使者說明朝北方像是人間鬼域,南方像是人間天堂!】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那就得問一下宋金元三位好哥們!】 

 ———— 

 大元 中都 

 “阿嚏。”忽必烈理所應當的說道。 

 “廢話,誰家草場會建牆?” 

 “萬一有叛亂,我大元鐵騎一路暢通無阻平定叛亂不好嗎?” 

 “費心費力的去攻城和一馬平川我還是分的清楚的!” 

 劉秉忠很想提醒一下自家大汗,沒城牆騎兵是爽了! 

 可叛軍攻我大元也是一馬平川,搞不好明朝能滅了大元還得感謝您老人家把城牆推倒了。 

 ———— 

 北宋 汴梁 

 趙匡胤已經麻木了、習慣了。 

 好事從來不會提到大宋,但凡需要負面典型的時候大宋永不缺席。 

 “大宋是差了點,可朕好歹終結了唐亡以來的藩鎮之亂。” 

 “使百姓得以免受戰亂之苦,安居樂業。” 

 “你提提兩晉啊!” 

 “大宋再差還能差過兩晉?” 

 趙德昭安慰道。 

 “父皇,後輩或是對我大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才多次提起。” 

 “至於為何不提兩晉……或許後輩是怕髒了嘴。” 

 趙匡胤:……謝謝,又被安慰到。 

 ———— 

 【燕軍在天津集結,向著滄州出發,做出一副要向德州進軍的樣子。】 

 【到達德州北面,猛的調轉方向,夜間趁著夜色急行軍從兩軍空隙之間穿過。】 

 【為了防止被兩大軍團探查到燕軍的真實目的,朱棣派遣李遠、朱能率領小股騎兵獵殺兩方斥候。】 

 【李遠率八百騎兵在藳城遇到葛進率領的萬餘部隊,略施小計八百破一萬。】 

 【嗯,八百破一萬,不是八百破十萬!】 

 【斬首四千餘,俘獲戰馬一千餘匹。】 

 【朱棣專門寫信誇讚:將軍以輕騎八百,出奇應變,破敵萬人,功亦偉哉,雖古名將不過也,所部將士能奮忠效力,建功於歲首,宜加褒賚,速第其功以聞。】 

 【再次有請拾柒先生翻譯翻譯。】 

 【大概意思為:將軍可比張遼當初八百破孫權十萬。】 

 ———— 

 東吳 

 孫權此時心情並不算愉快。 

 “朕很憤怒!” 

 “朕剛即位的時候以為最大的敵人是黃祖,朕勵精圖治先滅李術、再平山越,隨後破江夏。” 

 “結果曹操佔江陵欲吞我吳國,朕又以為最大的敵人是曹操,朕聯劉抗曹,赤壁之戰大破曹軍,當時朕率大軍圍困合肥整整十二個月卻無法破之,朕不過以為是一點小小的意外。” 

 “後來劉備平定益州 ,將朕的荊州佔著,朕又以為最大的敵人是劉備,朕略施小計就逼得劉備只能搖尾乞合,結果同年朕親率十萬大軍竟然還無法攻克合肥。” 

 “朕現在是越來越清楚了,吳國的心頭之患不在曹劉二人,也不在朝廷當中,而是在合肥!” 

 “就在幾百裡外的合肥城。” 

 “朕已經一天滴水未進,總想著和大夥說些什麼,可是話,總得有個頭啊 。” 

 “想來想去,只有三個字,這三個字,說說容易啊,想要做到又何其難?” 

 “這三個字,是朕從心裡刨出來的,從血海里挖出來的。” 

 “破合肥!” 

 “十萬不行就二十萬!” 

 “二十萬不行就三十萬!” 

 “三十萬不行就一百萬,朕舉全國之力也要破了合肥城,一雪前恥!” 

 偌大的吳國朝堂,竟無一人回話,孫權還以為群臣是被自己的決心震撼到了,害怕能力太差跟不上自己的步伐。 

 還寬慰起諸臣來。 

 “諸位皆是人中龍鳳,不必憂之,朕此次必破合肥。” 

 “朕不信小小一個合肥城還能擋住朕的百萬大軍!” 

 群臣還是沒回話,氣氛稍顯尷尬。 

 群臣已經在思考究竟投劉備還是投曹操了,無人搭理孫權。 

 不投不行啊,皇帝已經瘋了啊。 

 一百萬? 

 我吳國不過五十二萬餘戶,民不過二百萬口,拉出一百萬的大軍去打仗? 

 這是準備把幼童和老人全都拉上戰場嗎? 

 糧食從哪裡來? 

 武器從哪裡來? 

 讓人去送死嗎? 

 這不是逼百姓造反嗎? 

 消息若是傳揚出去,我們怕是會被民眾剁成肉糜吧? 

 “陛下,臣家裡還燉著湯,臣回去一趟。” 

 “陛下,臣妻今天生兒子,臣回去一趟。” 

 “陛下,臣父親明天要死了,臣現在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 

 ……更有許多官員隨便找個理由,諸如:牛死了、家裡進竊賊了、豬下崽了等等。 

 瞬間朝堂空無一人,連護衛都走了個乾乾淨淨,只留下幾名內侍。 

 內侍倒不是不想走,只是計劃著等會帶點宮內寶貝出宮去。 

 ———— 

 【而朱能在衡水也大破南軍,斬首七百餘,俘獲戰馬五百餘匹,生擒指揮賈榮。】 

 ———— 

 大漢 長安 

 “朕的馬啊!”劉邦語氣稍顯悲憤。 

 “動不動就是幾百匹、一千匹。” 

 “老天爺,你要是能聽見,就讓冒頓變得和建文帝一樣蠢吧。” 

 “朕要求不高,一萬匹馬就行。” 

 邊說邊往堂下走去,拉住韓信的衣袖就不放開,順帶用衣袖擦拭了自己的淚水。 

 “大將軍啊,朕也想要馬啊。” 

 “嗚嗚嗚,你要不要辛苦一下,去草原上幫朕搶點回來。” 

 “算朕求你啦。” 

 韓信不為所動,以前你若是這樣說,我願意為你粉身碎骨。 

 哪怕你用劍捅我,我都會懷疑是我自己不小心撞上來的。 

 可現在? 

 呵呵,演,接著演! 

 劉邦哭了半天,嗓子都快喊啞了,卻聽不見韓信回答,便知此計不行。 

 瞬間收回淚水,滿臉微笑的望著韓信! 

 韓信心裡驚歎不已,真彼其娘之的會演,說哭就哭,說笑就笑。 

 劉邦:“大將軍,談談!” 

 韓信撇過腦袋,輕哼一聲。 

 劉邦:“大將軍,封王怎麼樣?” 

 “呵”韓信又是一聲輕哼,你騙鬼呢? 

 先是假齊王,又改楚王,現在都把我貶成淮陰侯了,又給我封王? 

 何況你容得下異姓藩王?一個死的比一個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