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謠言終

 感謝:“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唯戀相思(@> <”“愛吃白菜炒雞蛋的青祖”“祥瑞969 ”“楓葉卡西尼 ”“至尊元神”“愛吃四川醪糟的慕容弘”“予你同行2015”“鴻蒙メ天諭祖帝”“愛離11”“銀明君”“雲山深處”“愛吃梅子醋的炎星辰”“陌如憶”的打賞。 

 祝各位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命人重新修建奉先殿,並修建在奉天殿西側。】 

 【提到奉先殿,關於此殿還有兩個謠言。】 

 ———— 

 大明各時空,從五六歲到五六十歲的朱棣不約而同的用手矇住臉,面露痛苦之色。 

 怎麼還有啊!一個破奉天殿都能有關於我的謠言野史……沒完了是吧! 

 咱到底有多少野史? 

 萬字?十萬字?百萬字? 

 ———— 

 【一說:南京城破,朱允炆手足無措,手下大臣提醒建文帝說:當初太祖皇帝不是給您留下一個秘丸,讓您時刻留在身邊,遇到緊要之時,方可打開嗎?還不打開看看? 

 建文打開一看只有幾個大字:奉先殿下有暗道。】 

 【二說:朱棣攻破南京時,翰林編修程濟從奉先殿取出了一隻鐵匣子,匣子的油漆是紅色的,而且兩個鎖也都灌上了鐵。 

 朱棣強行打開一看是太祖皇帝留給建文帝的,裡面裝有一把剃頭刀、一件和尚穿的袈裟、三張度碟,盒子最底下藏了一張布帛,上面的內容翻譯過來是這樣說的:你們要是不想跑就自盡,不然就拿著度牒趕緊跑。】 

 【至於為何會專門強調是程濟,因為此人在史書裡的記載讓人感覺神神叨叨的。 

 洪武三十一年,他夜觀天相,掐指一算,要出大事,於是上書說:"北方將會有叛亂兵起,可能在明年"。 

 朝議時朝臣都說程濟是沒有根據的胡說,把他召回南京想殺掉他,他說:“請皇帝開恩,把我囚禁起來,如果明年,我的預測不應驗再殺我。”】 

 【史書對於此人的記載並不多,並且全是這種神神叨叨的事情。】 

 ———— 

 大明 洪武三十一年 

 四川嶽池,教授程濟只覺是無妄之災,怎麼還能扯上我呢?我只是個無辜的教授啊。 

 這是誰編的,勞資做鬼也不放過你。 

 跑吧,洪武帝可不會管我是真有本事還是假有本事。 

 真有本事,這麼牛,不能留,砍了! 

 假有本事,離間天家親情,砍了! 

 ———— 

 【當然,朱棣既然復活了父親,又怎麼會忘記自己親愛的大哥呢?】 

 【建文帝登基追封朱標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配享太廟。】 

 【朱棣派遣安王朱楹祭祀朱標,哥哥啊,不好意思,我把你的靈位從太廟移出來了。 

 對了,你現在不是皇帝了,你還是懿文太子。】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咬牙切齒,面目猙獰。 

 “老四,你個混蛋!” 

 “你大哥對你那麼好,你居然如此行事!” 

 “入你娘。” 

 “滾過來。” 

 朱標攔住暴怒的父親。 

 “爹,人之常情,能理解,不必動怒。” 

 朱元璋恨鐵不成鋼,他都如此對你,你居然還護著他,迂腐,迂腐。 

 朱棣感動的落淚,跪在朱標面前。 

 “大哥,對不起。” 

 “你打我一頓吧。” 

 朱棣只見朱標沒搭理自己,正在給朱元璋解釋。 

 “爹,後輩不是說老四還編了本奉天靖難紀嗎?” 

 “等後輩講完再打也不遲!” 

 “若都是這種人之常情的小事,你就莫打老四了。” 

 又惡狠狠的瞪著朱棣。 

 “若是胡編亂造,毀我名聲!” 

 “那孤就好好教一下四弟,什麼叫長兄為父!” 

 “什麼又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秦王捂著屁股贊同。 

 “對,大哥說的對。” 

 “老四這個混蛋就該暴打一頓!” 

 ———— 

 【七月初一,祭祀天地、朱元璋,昭告天下,恢復朱元璋舊制。】 

 【事實來說,建文帝的大多政策確實都是錯的,但確實有一小部分政策確實利國利民,朱棣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恢復舊制確實不對。 

 但也不能怪他,他的法理來源於皇明祖訓,要證明自己是正統,那建文帝所有政策無論對錯,都只能是錯的。】 

 【以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為永樂元年。】 

 【提到年號,不得不又打斷故事進程,講一下年號的問題。】 

 【現代的我們可以一鍵搜索便可以得知很多信息,但古代即便是在明清兩代,書籍成本極速下降,獲取知識的方式越來越多的年代,想從浩瀚的書海里找出某一樣知識也很不容易。】 

 【永樂年號包括朱棣在內,目前可以查到總共有四人使用。】 

 【第一個使用永樂年號的是前涼桓王張重華,過於冷門了一些。 

 前涼是永嘉之亂之後晉朝南遷徙,北方大地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一個割據政權。 

 公元301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 

 公元324年,漢趙封張茂為涼王。 

 公元345年,張駿稱涼王。 

 公元349年,張重華稱涼王。 

 公元353年,張祚稱帝,國號為涼。 

 公元359年,張玄靚去除王號。】 

 【前涼的存在年限如果從事實割據算只有只有59年,從稱王開始算只有35年,從稱帝開始算只有短短6年。】 

 【永樂年號用了不到7年,準備是6年零7月。】 

 【第二位則是唐亡之後反抗嶺南割據政權的農民起義首領張遇賢,也作張茂賢。 

 公元942年,被推為首領,起義反抗南漢統治。 

 攻克循州,自稱中天大國王,改元永樂。 

 起義軍皆穿紅衣,稱“赤軍”。 

 次年往南唐虔州,據白雲洞為根據地。後被南唐擊敗,被俘遇害。】 

 【永樂年號大約用了兩年,準確來說是一年零三個月。】 

 【第三位是北宋農民起義首領方臘。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發動起義,在漆園中誓師。 

 旬日間,隊伍發展到十萬人。 

 於是,方臘自稱“聖公”,改元“永樂”。 

 次年四月戰敗被俘,宣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121年10月6日)押送至汴梁處死。】 

 【永樂年號起於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11月)止於宣和三年(1121年4月)】 

 【如果用虛歲來算,永樂年號用了兩年。 

 但如果按實際來算,僅僅五個月。】 

 【前涼張重華的故事被記載在《晉書》。】 

 【而張遇賢的故事被記載在《資治通鑑.第二百八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