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59章 三徵、四徵、五徵。

 【然後朱棣準備班師回朝,又再次像十二年前一樣,讓輜重部隊走在最後,神機營替換普通士兵,勾引一下躲藏著的朵顏三衛潰逃的士兵。】 

 【你吃過一次虧還會上二次當嗎?】 

 【我不會!】 

 【但朵顏三衛會,一千多人來,被斬首五百餘人,俘虜一百,剩下的人四散而逃。】 

 ———— 

 大明 永樂二年 

 朵顏三衛的朝貢使團,除了“漢室宗親”“劉姓後裔”的某人外,皆是面面相覷,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困惑。 

 站在那裡,雙腳不自在地挪動著,緊張的咬著嘴唇,想找一個合適的藉口來解釋一下。 

 果然是劉姓後裔,平生最愛扶危濟困。 

 “陛下,臣劉湛有奏,使團的諸位臣都瞭解。” 

 “皆是心向天朝、仰慕漢化、每日起床均要先研讀儒家經典,以孔聖“每日三省吾身”為教導,他們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卑鄙下流之事。” 

 “或是此次未來朝貢的部族所做,還望陛下明查。” 

 下來的臺階有了,朱棣與朵顏三衛又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 

 劉湛的路走寬了,朱棣準備賜他飛魚服。 

 ———— 

 【永樂二十一年秋七月,朱棣準備再次親征阿魯臺。】 

 【但是意外出現了,阿魯臺他不爭氣啊!】 

 【他被馬哈木的兒子脫歡擊敗,又跑路了。】 

 【九月,明軍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其部落潰散,便未出兵開戰。】 

 【十月,韃靼王子也先土幹率領部落投降,朱棣封其為忠勇王,賜姓名金忠。】 

 【十一月,明軍回到京師。】 

 【金忠在投降之後屢立戰功,大胖登基加封他為太子太保。 

 小朱登基,隨小朱征伐兀良哈,明史、明實錄等只記載了朱瞻基對他大加賞賜,比較欣賞。 

 但在《名山藏·卷六十·永樂臣二》有這樣一段話:宣宗大喜,拊其背,飲之酒,曰:卿,朕金日磾也。】 

 【金日磾是誰? 

 這可是匈奴族休屠王太子,歸降漢朝後,蒙賜金姓。 

 是漢武帝四大託孤重臣之一。 

 並且去世後,諡號為敬,陪葬於漢武帝茂陵。】 

 ———— 

 大漢 長安 

 劉徹很開心很得意的笑了,朕就知道打匈奴肯定能贏的,這不匈奴的王太子都死心塌地跟著朕,能被朕任命為託孤大臣,一定很有能力、很忠心。 

 朕總不可能和他們一樣,老年昏聵被人欺騙吧? 

 ———— 

 【永樂二十二年,這是朱棣最後一次親征。 

 天晴了,雨停了,阿魯臺又行了。 

 率軍進犯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等地。 

 朱棣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之兵於京師和宣府待命。 

 獲悉阿魯臺已逃往答蘭納木兒河(今蒙古境內之哈剌哈河下游),朱棣令全軍急速追擊。 

 六月十七日,明軍進至答蘭納木兒河,搜索方圓三百里卻不見阿魯臺部蹤影,因所獲甚微,朱棣只得下令班師回朝。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榆木川。 

 龍隕於榆木川。 

 那個年少征戰,八百人起兵靖難得天下,徵蒙古、平南越、下西洋的永樂大帝走了。 

 死在征戰過程中也許是對他一生最好的總結,也是他最好的歸宿。】 

 天幕內一段哀傷的悲樂響起。 

 天幕外,宮殿裡的朱瞻基、太廟裡的朱高熾、朱高煦嗚咽了起來。 

 死在關外,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啊。 

 朱棣有些抓馬,有什麼好哭的? 

 朕的身體早就一身暗傷、根基不穩,老頭子能活六十五,已經是上天恩賜了。 

 君不見李世民才活了五十二? 

 大唐,阿嚏,阿嚏,阿嚏。李世民止不住的連打噴嚏。驚的長孫皇后連忙傳太醫令前來。 

 ———— 

 【但我們的故事還沒有完,畢竟下西洋還沒講。】 

 【當然在此再講一個謠言,其實也算不上謠言,只能說是孤例找不到更早的出處。】 

 【在清修《明史·夏原吉傳》中記載朱棣在去世的前兩天。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病重的朱棣在營帳之中,迷迷糊糊地說起了胡話,其中有一句話內容是“夏元吉愛我”。 

 《明史·夏原吉傳》:還至榆木川,帝不豫,顧左右曰:“夏原吉愛我。”】 

 【夏原吉確實是一個能臣,也很受朱棣喜愛,但這句話拾柒能找到的最早出處已經是清朝修編的明史,是真是假不好說。】 

 ———— 

 大唐,快樂是李世民的顏色,後輩說的愛可和我們的愛不一樣。 

 即便朱棣真的說了這句話,表達的意思也是夏原吉對朱棣有一顆忠誠愛戴之心。 

 但從後輩嘴裡說出來……emm,一個喜歡講龍陽之好的人嘴角能說出什麼好詞? 

 哈哈,這段話也必須放皇陵裡面。 

 朱棣,朕可愛死你了。 

 ———— 

 幽冥之地,大明區域,號角聲吹起,全軍一級戰備(這個詞也是短頭髮帶下來的。) 

 大胖囫圇吞棗的將牛肉兩下嚥下,不是說明天才跟著大漢去打仗嗎? 

 爺爺不會真的去惹扛赤旗那群人吧? 

 不要啊,風緊扯呼,扭頭就要跑,被老本一把抓住。 

 “你瞧瞧你,生前可是大明皇帝,怎麼還沒有我一個草原小可汗有定力?” 

 廢話,又不是你去打,我打生打死的,痛的半年緩不過來就算了,想去華佗的醫院開點止痛藥,爺爺還要我打欠條,這確定是親爺爺? 

 要不,我們換換,我去給鐵叔當兒子,你來給我爺爺當孫子。 

 “別拉著我,打其他人我肯定衝第一個,赤旗那群人,誰愛去誰去,反正我不去!” 

 “放手,不然我翻臉了。” 

 本雅失裡越看大胖越好笑,你還想來我家當富二代,過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 

 你做夢吧你! 

 “嘿,別跑,不是打他們。” 

 咦……他怎麼知道?……額,傳呼機。 

 “那打誰啊?” 

 “清朝!” 

 大胖疑惑,怎麼又打他們,他們最近也沒有不開眼的來招惹爺爺啊,最近不是都相安無事嗎? 

 本雅失裡笑呵呵的為大胖解釋起來,原來朱元璋們先去找赤旗的講道理,呵,您猜怎麼著? 

 編排老二的人下來就跑去光頭那裡去了,赤旗那群人讓朱元璋他們直接去找光頭算賬,順便幫他們也打兩下。 

 人家講理,朱元璋總不能無理取鬧吧。 

 就去準備找光頭算賬,誰知道和光頭開戰的隊伍都排到明年去了。 

 朱元璋想插隊,結果人家瞬間團結起來,表示:我們排了這麼久還沒打到,你還想搶位置?敢搶馬上開戰! 

 朱元璋雖然不怕,畢竟這群人下來之後從來沒有一天團結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但他們這次居然空前團結,從未在他們眼中看過如此嚇人的眼神。 

 朱元璋想了想,還是算了,和氣生財。 

 咦,不插隊了,那些人瞬間眼神和藹可親,並且表示只要不插隊,想打光頭的都是一家人,家人就應該互相照顧,聯合起來向老朱下了一萬晶幣的訂單。 

 老朱喜笑顏開的走了,誰知道路過大清的時候,老慈給老朱拋了個媚眼。 

 哦豁,老朱感覺受到了侮辱,開戰,馬上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