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64章 奉天靖難記——靖難,直播結束。

 感謝“唯戀相思(> < ”“又是一季柳絮飛”“鴻蒙メ天諭祖帝”“至尊元神”“皆至”“楓葉卡西尼”“姜西源”“晨﹣星 ”“熊山道的冷厲”“雲山深處”“道友,貧道這廂有禮了”“地脈破壞者”“愛離11”“元始天王”“陌如憶”“雲恆君”的打賞。 

 祝各位大佬: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ps:改了五次,一萬多字刪的只有七千字還是不行,我只有試試分成兩章,看能不能發出。 

 ———— 

 【有請朱允炆、朱允熥登場。】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重,命令朱棣回京,朱棣到達淮安。 

 結果朱允炆和齊泰矯詔,用朱元璋的口吻命令朱棣回藩地。】 

 【朱元璋臨死之前還詢問左右的人:老四呢,咱最愛的老四怎麼沒來?】 

 【這個劇情真的好眼熟。】 

 【我翻開宋朝修的史書《資治通鑑》找到了相似的。】 

 【雖然是宋朝的史書,雖然是資治通鑑,但本書有部分內容是可信的。 

 部分是多少呢? 

 我掉落的十根頭髮和我滿頭秀髮的對比。】 

 【但不重要,奉天靖難記的編纂官很可能是把資治通鑑記載的故事將大綱提煉出來,然後直接改成朱棣的劇情。】 

 ———— 

 北宋 汴梁 

 朕真的受不了你了,不重要的事就別說。 

 大宋雖然差,可你能不能換個人侮辱。 

 今日從早到晚就沒有停過! 

 大宋和明朝還隔了朝代,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講明朝離了我大宋會死嗎? 

 ———— 

 【因為開篇到朱元璋死的這短短一千多字,朱元璋有三次明確表達想立燕王為太子。 

 不巧的是資治通鑑記載李淵想立李世民為太子的劇情,不多不少,也剛好三次。 

 第一次是太原起兵,李淵許諾事成,立李世民為太子。 

 第二次是李淵在當唐王之後,想要立李世民為太子。 

 第三次是李淵派李世民討伐楊文干時,許諾叛亂平息之後立其為太子。 

 而朱元璋也剛好三次。 

 第一次是知道朱標偷偷蓄養三千兵士的時候。 

 第二次是朱標死後和重臣商量時候說的。 

 第三次是重病的時候命朱棣回京,臨死還在詢問朱棣怎麼沒來。】 

 ———— 

 大唐 

 不講武德的武德年間,李世民從天幕開始到此刻,那張一向平靜如水的面龐上,第一次泛起了隱隱的怒意。就像是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被狂風掀起波瀾一般。 

 朱棣,你個混蛋! 

 沒有的事情就不要瞎編。 

 瞎編也編的好一點,有直接照著別人的故事改的嗎?這是正常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我父親是真的說過這樣的話,被你抄襲,搞得好像我的也是自己編的一樣。 

 ———— 

 【左右人呵呵一笑,死老頭子,允炆大帝才是皇帝,你就別想朱棣了,真要想去九幽之下想去吧。】 

 【朱元璋死求了。】 

 【朱允炆當天收斂屍首,七天時間就把朱元璋下葬,不準藩王奔喪。】 

 【朱棣哭啊,每天就在北平城面向南方哭啊。】 

 【朱棣站在北平眺望南京。】 

 ———— 

 大明 景泰年間 

 還在草原和女子一起放牧的朱祁鎮,聽到後輩言語,有感而發,此情此景不僅想吟詩一首。 

 “啊,我站在草原望北京。” 

 他的身旁,那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女子微微側過頭來,美眸中流露出一絲讚賞之意。 

 如秋水般明淨的眼神,彷彿穿透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直直地落在他身上,眼睛中泛著小星星。 

 果然不愧是大明皇帝,果然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好帥,好有文采。 

 以前的詩不是五言就是七言,他直接開宗立派,用了整整九個字。 

 歌聲是那麼的優美動聽,我感覺自己好像懷孕了。 

 ———— 

 【隨後的劇情讓我感覺記載的不是明朝,反而直接讓我夢迴秦漢時期,巫蠱之術盛行的年代。】 

 【允炆矯遺詔嗣位,忘哀作樂,用巫覡以桃茢祓除宮禁,以硫磺水徧灑殿壁,燒諸穢物以闢鬼神。】 

 【不僅如此,朱允炆、朱允熥兄弟二人還拿著刀劍站在宮門,等著朱元璋的棺材出殯,指著棺材大罵:你現在還能說話嗎?還能斥責大罵我嗎? 

 說完二人哈哈大笑,沒有一絲悲哀的神情。】 

 【但怎麼說呢? 

 大一統王朝以及局部統一王朝中的所有皇帝中,在史書上公認最暴虐的隋煬帝楊廣都沒被記載做過這樣的事。 

 以上皇帝中唯一一個公認能做出這種事情不讓人意外的叫:胡亥。 

 但朱允炆廢可能廢了點,應該不至於和胡亥劃等號吧?】 

 ———— 

 短短的一句,傷了三個人的心。 

 趙匡胤心碎了,是因為後輩專門加上的局部統一王朝,不用想,肯定特指大宋,別的朝代也夠不上這個稱呼。 

 嬴政心碎了,怎麼講明朝還能提到胡亥……朕的心好痛。 

 楊堅也心碎了,不過看著懷裡抱著的小男孩,哈哈大笑,沒事,朕有楊世民。 

 此刻心碎的是四個人,還有一人叫楊淵,不過他以前叫李淵是唐國公。現在是大隋太子。 

 明明我才是太子,沒有我能有世民嗎? 

 怎麼父皇、母后不關注我,大臣們也不搭理我。 

 啊!!把我當個過渡的!!! 

 要學朱元璋直接傳位太孫是吧? 

 ———— 

 【隨後的記載和史料並沒有太大沖突,連削三王。】 

 【但隨後的記載……emm……】 

 ———— 

 大明 應天府 

 說啊,你倒是說話啊。 

 你停下來眼睛東張西望的看什麼? 

 咱要看看老四到底能編出多離譜的故事。 

 ———— 

 朱元璋等不及,嬴政和李世民也等不及,快說啊,手下人還等著記錄嘞。 

 歷朝有反心的王爺、貴族、將軍也等不及,朱棣的打仗技術我們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