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67章 各朝後續2

 ———— 

 五胡十六國。 

 血腥的廝殺,一刻都沒有停止。 

 即便是在天幕出現,後輩講述的時候也幾乎沒有人觀看。 

 士兵忙著殺人,百姓忙著逃命,貴族忙著賺錢,皇帝忙著爭取不被手下幹掉能夠多當一會兒皇帝。 

 ———— 

 隋朝。 

 楊堅、獨孤皇后、楊世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楊淵=種豬。 

 而且是已經交配生子之後的種豬,完全可有可無。 

 ———— 

 唐朝。 

 李世民吩咐匠人。 

 “朕要向始皇帝學習。”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取長補短,大唐方能強盛。” 

 “把朱棣的故事給我刻在石碑上,群臣一人一塊。” 

 “別將來後人挖了秦朝的墓,又挖了我唐朝的墓之後發現兩朝都有石碑,但我大唐的數量居然比不上人家。” 

 “朕丟不起這個人。” 

 魏徵忍不了,這不是聖明天子應該做出的事,勸諫之言還未出口就被李世民拉著討論事宜。 

 “玄成,鐵勒部的契苾何力與母親該做何種安排?” 

 “是先教他們文字?” 

 “還是先教他們禮儀?” 

 “還是先教他們耕種?” 

 “允不允許他們參加科舉?” 

 “可不可以讓胡人首領領兵?” 

 “應該賜予何種官職?” 

 “以後若是再有胡人投降,又該如何操作呢?” 

 三言兩語,魏徵的思緒盡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 

 魏徵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猶如一尊雕塑般凝重。他那原本就微皺著的眉頭此刻更是緊緊地鎖在了一起。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魏徵渾然不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裡,對外界的一切聲響與動靜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只見他時而微微頷首,表示對某種想法的認同;時而又輕輕搖頭,否定剛剛閃過心頭的念頭。 

 小小魏徵,平時是朕讓著你。 

 和朕鬥?你還嫩了點。 

 李世民又拉著房玄齡、李靖等人商議起了西域、西洋諸事。 

 “下西洋可以慢慢來。” 

 “但是通西域勢在必行,但到底是委派民間商人亦或官商前去?” 

 “西域是設立都護府羈縻統治?” 

 “還是派大軍前去滅國,遷徙民眾?” 

 “亦或者兩者並行,緩慢滲透,等後世兒孫解決?” 

 “諸位要拿出辦法來,國庫收入除了保障軍隊亦要保證百姓生活不受影響。” 

 “諸位回家早些休息,慢慢思索。” 

 言罷,拉著長孫皇后就往寢宮走去,入內便讓宮女、內侍全部退出。 

 長孫皇后瞬間羞紅了臉。 

 不多時,厲害、衝啊、殺啊的聲音此起彼伏從屋內傳來。 

 二人緊緊相擁。 

 “觀音婢,為了你的身體,我們再生一個兒子就不生了。” 

 長孫皇后聲若蚊蠅的聲音響起,女人在快樂的時候幾乎是有求必應的。 

 “二郎……好。” 

 殊不知這個兒子還沒生下來,李世民已經將名字提前取好了。 

 名叫李治。 

 為了好好疼愛自己的兒子,李世民決定每天都要親手做一根木棍,等著兒子加冠的那天,親手送給他。 

 ———— 

 開元二年 

 李隆基和王皇后緊緊相擁在一起。 

 王皇后的臉龐貼在玄宗胸膛滿是熱淚。 

 “三郎,皆是我之過。” 

 “是我無法生育或才導致你變了,毀了大唐基業。” 

 “我對不起你。” 

 李隆基撫摸著王皇后的臉龐。 

 “怎麼能怪你呢?” 

 “朕非商紂,亦非周幽,你也不是妲己、褒姒。” 

 “是朕懶了,安於現狀,貪圖享樂才有此禍。” 

 “怎能將大唐之禍怪罪於你一女子?” 

 “無子就無子吧,改天選一賢能之人過繼便是。” 

 “睡吧,明日朕還要與諸位丞相商議西洋、西域之事。” 

 二人皆是閉著眼但都未曾有絲毫睡意。 

 玄武門已經是我大唐的魔咒了。 

 難道姓王的皇后也要成為我大唐的魔咒嗎? 

 高宗的原配王皇后也是無所出,導致祖母為後,最後篡了這大唐基業,難道在我一朝,還要再來一次嗎? 

 ———— 

 天寶十四年。 

 楊貴妃死了,楊國忠也死了。 

 李亨帶著兵士再次從玄武門進來,李隆基退位,稱太上皇。 

 安史之亂起,河北全境淪陷。 

 長安城內,“秦王破陣樂”再次響起,李亨準備御駕親征,不破敵軍,誓不迴轉! 

 ———— 

 五代十國。 

 人即便知曉未來之事,仍然剋制不了心中的貪慾。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稱兒皇帝。 

 手下也只有寥寥數人反對。 

 背千古罵名又如何?活在當下,享受當下才最重要。 

 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你們把朕挫骨揚灰都行。 

 ———— 

 柴周。 

 郭榮實在是有些頭大,不是困擾究竟該如何處理趙匡胤,而是…… 

 “香孩兒,後輩只講了不到三個時辰而已……” 

 “你寫了五十種方案供朕選擇……” 

 “朕應該先看哪一種?” 

 趙匡胤一拍胸口:“陛下,臣仔細想了想,後面的四十九種都太花裡胡哨了。” 

 “還是第一種最好。” 

 “先易後難,先南後北。” 

 “集全國力量,結硬寨、打呆仗,一步一步推進過去,成功克復燕雲。” 

 “臣不敢奢求領兵作戰,只求陛下能讓臣活著看到收復燕雲的那一天。” 

 “爾後陛下要殺要剮,臣絕無怨言。” 

 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禮說道:“請陛下恩准!” 

 郭榮點點頭,同意了趙匡胤的請求,讓趙匡胤先行回家休息。 

 至於選何種方案?還是等朕回去看完再說。 

 臨走時,趙匡胤又替弟弟求了個從軍名額,要求一定要把弟弟派到最苦的軍隊,去打最硬的仗,最好每次敢死隊都給弟弟留一個名額。 

 ———— 

 北宋 

 趙匡胤只是派人將趙光義囚禁起來,如此對母親也算有個交待。 

 母親若是駕鶴西去,立馬送光義去伺候母親。 

 擬好聖旨立趙德昭為太子,絕了某些人的念想。 

 ———— 

 元豐六年。 

 今夜的張懷民仍然沒有入睡,不是因為蘇軾又來叫醒他……而是因為蘇軾拉著他趕夜路去找王安石,一刻都不耽擱。 

 王安石也靜下心來,思索變法多年存在的問題,究竟應該如何改正,如何實施才能萬無一失? 

 經後輩說了這麼久,陛下和眾臣工應該不再阻撓變法了吧?……應該吧。 

 ———— 

 南宋。 

 江南士紳組織了龐大的車隊,白髮老人親自帶隊,浩浩蕩蕩的帶著糧食、食鹽、布匹、燻肉、金銀等前往朱仙鎮。 

 趙構下令阻攔……額……命令連皇宮都沒出去,在朝堂說出來的時候就被群臣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