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後續終

 崇禎十七年二月,江南之地有人造謠柳將軍之豔事。 

 三月初,大明律新增侮辱英烈罪。 

 同月,逮捕造謠人士一百五十三人,皆梟首示眾,並其三族親屬自其以下三代不可參加科舉,三代以內不可從事與陸商、海商有關之事。 

 五月傳詔天下,改明年崇禎十八年為帝國元年,此前稱帝國前某某年。萬世不更。 

 因此案,柳將軍的工作又多了一項,成為了商人的保護神,陸商及北地海商出發前都會來廟前祭祀,後來南地海商出海之前會同時祭祀天妃與柳將軍。 

 最開始只是保佑商人行商之路平平安安,後來又成了保生意興隆,小商小販也拜了起來。 

 帝國十三年。 

 “小姐,走快些,去晚了今天又輪不到了。”扎著馬尾的丫鬟拉著一妙齡女子就跑了起來。 

 將軍廟一里開外,人山人海,皆是丫鬟陪同小姐來拜柳如是的。 

 “唉……”丫鬟嘆了口氣。“小姐,我們回去吧,看來今日是輪不到我們了。” 

 “唉……”小姐也跟著嘆了口氣,怪自己起床太晚了,若是再求不到柳將軍的同意,自己和王郎的婚事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不知從何時起,柳將軍又管上女子的婚事,凡大戶女子擇偶,除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風水先生看八字外。女方還需帶著男方八字來求籤,若是上上籤、上籤是極好的,中籤雖有坎坷卻也能相伴一生,若是下籤……呵,那這男子絕對十足是一個花心漢、負心郎,婚約便終了。 

 帝國十五年。 

 “小姐,快些。”丫鬟又催促起來,還吐槽道:“您都結婚兩年了,這貪睡的毛病怎麼還是不改?” 

 “幸好王公子一家人是個不計較的性子,若是換了旁的人家,我和您只怕早就回到家去了。” 

 小姐半是欣喜,半是怪罪自己,王郎一家對我是極好的,可這兩年過去了,我未曾誕下一兒半女,今日一定要拜到柳將軍,求她保佑我生個孩子啊。 

 帝國十六年。 

 還是熟悉的主僕二人,王夫人抱著小女娃,丫鬟抱著小男娃,兩個孩子年歲相當,模樣相仿。 

 “小姐啊,今天是還願的日子。” 

 “您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怎得貪睡的毛病越來越嚴重。” 

 遠方穿著京師大學堂校服的小童近前來。 

 “夫人,來份報紙吧。” 

 “今日頭版可是佛道兩家的終極論戰。” 

 王家夫人捂嘴一笑。 

 “小哥兒,今日是休沐的日子,怎得不回家見見父母,倒做起勤工儉學的事來?” 

 少年雖小,卻老氣橫秋的說道:“別提了,西洋艦隊回港,我父親連夜被調去天津港維修戰船了,北京商行又接了佛郎機國和撒克遜國的大單子,我母親今日加班去了。” 

 “得,就剩我自己,我一想不如出來掙著錢補貼家用,也讓父母能少勞作一點。” 

 王家夫人掏出三文錢,調笑道:“想不到小哥兒倒是個知孝順的,給我來份報紙吧。” 

 “小哥兒既讀京師大學堂,想必也是天幕派咯?” 

 小報童點頭應是,道了個謝,又往他處叫賣而去。 

 王家夫人打開報紙一看,嘿,兩家還是老樣子。 

 佛教說柳將軍是觀世音降生,道家說柳將軍是九天玄女降世,從自己懵懵懂懂之事就開始吵,誰也沒說服誰。 

 帝國二年在金陵報紙上面兩家你來我往,後來帝國三年又吵到了皇家月刊上面。 

 帝國七年,陛下都受不了,第一次越過內閣下令月刊不準再接收關於兩家爭論柳將軍的投稿。 

 沒辦法,兩家又回到金陵報紙接著吵,後來報社逐漸增多,兩家不止在大明內部吵,連新設的身毒省以及大洋彼岸的各藩國的各大報刊都不受其擾,無奈之下聯名寫信給內閣,要求趕快給柳將軍定個來歷吧,讓佛道兩家收了神通吧。 

 事關柳將軍,內閣不敢私自定奪此事,又擺在了崇禎案頭,崇禎批示: 

 “朕說過,要允許民眾思考,即便他們思考的是錯的,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也要允許他們思考。佛道兩家既然爭論不休,互相說服不了,那就去說服民眾吧,支持誰的民眾多,誰就是對的。 

 你們非要問朕,那在朕心中認為柳將軍是個活生生的人。若非要定個稱號,不如稱為女武聖吧。” 

 佛道兩家都認可了武聖稱呼,接著又繼續吵了起來,今天佛教打著觀世音轉世柳將軍的名義開設粥棚,明天道家打著九天玄女降世柳將軍的名義送米送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倒也算是造福了百姓。 

 王家夫人捏了捏懷中女娃嬌嫩的小臉。 

 “你啊,是個有福的。” 

 “當初你外祖父抱著我,說一定會讓女子也可以當官治理天下,我想這一天不遠啦。” 

 自天幕出現以來,儒家有了分裂傾向,吵來吵去,亂成了一鍋粥,經過數年漸漸的大體上分為了四派。 

 第一派是:原教旨派,認為孔子語錄皆被後世篡改經義,不承認各代大儒的註釋解析,奉行只認孔聖最初語錄。 

 第二派是:程朱理學派,仍然強調三綱五常,女子應該在家相夫教子。 

 第三派是:心學派,主張致良知,先理解再去行動,可以讓女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四派是:天幕派,主張聯合農家、工匠家發展科技,促進生產力,徹底解放婦女。 不過他們最激進的觀點也只是有限的君主立憲制度,而該項主張勉強被皇室接受,也被朝堂文官所鍾愛。是目前儒家四派實力最小但也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派。 

 而王家夫人的父親及其丈夫一家皆是天幕派成員,兩家才得以喜結連理。 

 卻說那柳將軍不僅成了大明的神靈,意外之下竟然還成了高德之姐。 

 隨著帝國的艦隊、商隊通行天下,景教傳教士入大明故地境內傳教。 

 入鄉隨俗,“god”原準備漢譯為上帝,傳出消息的三天內,自龍虎山下來十三位天師。 

 感謝佛道兩教為了爭取更多人認可柳將軍屬於自己宗教,兩教不僅在大明及藩國境內論戰,道教首先另闢蹊徑,派人學習外語,用外語寫在報紙請商隊幫帶去西洋各國。所以道家人士多少會兩句番邦之語。 

 紫袍天師一腳踹開大門,身後十二人拔出拔劍。 

 “what are see?” 

 “if you see god is 上帝。” 

 “貧道蒼啷啷,砰砰砰。” 

 “you understand?” 

 景教傳教士連忙點頭,聽沒聽懂不重要,我們看的懂你身後的十二把劍。 

 沒辦法,改吧,那翻譯成創世神? 

 豁,王氏家族不幹了,族譜一拍,我們祖上明確記載我們最早的祖先是華夏創世神盤古,你居然想讓你們的破神當我們祖宗! 

 “吾寶劍也未嘗不利!” 

 得,信達雅就別想了,直接音譯吧,客棧老闆看在幾人出手大方的份上,幫他們取了個好聽的翻譯。 

 “god……不如就叫高德?” 

 “高大威猛有德行。” 

 豁,傳教士熱淚盈眶啊,大明朝還是好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