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4章 人才任用制度

 “每日下朝都要先去會會美人,享受一下閨房之樂。” 

 “我這看房相也沒被家裡發現,所以我就……” 

 魏娘子怒了,你的事我們回家再算,但姓房居然敢揹著我閨蜜養小的!!!他死定了。 

 還好是當著皇帝皇后和太上皇的面,魏娘子保持了世家大族女子的風度,沒有直接動手呵斥,只是拉著房娘子說起了閨房小話。 

 只見房娘子臉色由紅變黑,由黑變綠,人類第一次成功將光分離成彩虹七色,是在大唐房娘子的臉上。 

 ———— 

 【其二,建議遷徙天下豪傑富戶於茂陵,一方面削弱了地方大族的勢力,另一方面也充實了京城。】 

 【漢朝開國,劉邦就實行了遷徙楚國六大貴族豪強到自己的陵墓長陵的政治措施,以此來打壓戰國時期長期形成的六國的各地方宗族勢力。 

 而漢初,國家整體貧困,遷徙了秦末六國的地方豪強,地方上基本沒有大的豪強大地主了。 

 到了文帝、景帝時代,採取與民休息的國策,就是政治上儘量少作為,無為而治。 

 經過文景之治,“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 

 也就是說,漢初的高祖、呂后、文帝、景帝等歷代主政者,已經做好了社會財富的超級大蛋糕。 

 到漢武帝即位之初,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切分這塊大蛋糕了。】 

 【但這塊大蛋糕則早被權貴階層分完了,權貴豪門奢華無度,“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董仲舒也曾說:“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權貴奢靡、奸商暴富,市場混亂、國弱民貧,這就使外表華麗富裕的漢王朝,在匈奴的烈馬強弓面前不堪一擊,只能用公主和親的軟性外交苟且偷安。】 

 【劉徹被嘉靖帝附體,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同一人,畢竟扮演者都是同一演員。】 

 【劉徹表示:朕的錢,都是朕的錢,他們一文都不給朕,朕還要謝謝他們嗎?】 

 【元朔二年,漢武帝頒佈了著名的《遷茂陵令》。 

 命令凡是財富在300萬錢以上的鉅富豪門,一律遷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有歷史學家指出,按財富實力換算,這個標準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億萬富豪。】 

 【漢代財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產,奉旨遷徙的富豪只得賤賣土地房產。但是,全國所有富戶都要遷徙,誰來買田呢? 

 於是,地方政府出面將千萬畝良田低價收購,而後分給流離失所的無地農民,國家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稅收。】 

 【並且不僅僅是暴力拆遷,對遷徙茂陵的豪門鉅富頗有獎勵——— 政府支付給每戶遷徙者20萬錢的高額“拆遷補償款”,還獎以政治榮譽,可以脫去商家身份,躋身世家名門。 

 舉家遷徙失去土地的茂陵子弟,不再囤積財富,而是一擲千金,致使長安城成為世界第一豪華都會;而“茂陵子弟”,也成了“富二代”專用的古代熱詞。】 

 【李白的詩中有一句: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五陵年少指的就是因為陵邑制度被搬遷到:劉邦的長陵,劉盈的安陵,劉啟的陽陵,劉徹的茂陵,劉弗陵的平陵等五處陵墓的富豪子弟,沒有了土地,只有花不完的錢,那怎麼辦?】 

 【懂的都懂。】 

 【當然,這個陵邑制度並不是漢朝首創,作為大秦的合法繼承人,公認的秦二世、嬴政的接班人,劉邦直接把始皇的制度套個皮稍作修改直接拿來用。】 

 ———— 

 大秦,咸陽。 

 “這是兒臣應該做的。” 

 “大秦永存。” 

 “父皇不必因為兒臣孝順而獎賞兒臣。”劉邦嚴肅的行禮解釋。 

 扶蘇瞪大了雙眼……你是怎麼做到嬉笑怒罵、嚴肅認真之間切換自如的? 

 剛才你不還說劉季是劉季,劉邦是劉邦嗎? 

 有過的時候各是各,有功全是你的? 

 嬴政微微一笑,嘖嘖嘖,和朕玩這一套? 

 “好啊,既然你強烈要求,朕就不獎了。” 

 “朕剛想起有兩個原六國王室的美人還養在宮中,準備賞賜給你,伺候你起居。” 

 “那就算了吧。” 

 “一個賞賜給韓信。” 

 刺啦……劉季心碎了。 

 “另一個賞賜給項羽!” 

 劉季頓足捶胸,淚眼婆娑,賞賜給他們兩個,比殺了我還難受啊。 

 ———— 

 【該項政策本可以很好的抑制兼併,但很可惜,在漢宣帝、漢元帝時期,中央已再無力牢牢束縛地方豪強的兼併土地、勢力擴張,漢元帝一度想恢復漢武帝時的“遷徙豪強至陵寢”的制度,執行五年卻毫無成效,遭到各方抵制。 

 故而在漢元帝永光四年十月,在士大夫的建議下,詔令從此不再遷徙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