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莽

 “劉協不僅是孤的侄兒,更是孤的女婿。” 

 “親的不能再親的親人,孤怎麼會威脅他?” 

 許褚又要開聲附和。 

 “閉嘴,你再說話,下輩子都別想喝酒了。” 

 孱陵。 

 多愁善感的劉備默默流淚。 

 “陛下且隱忍數日,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三國,季漢。 

 “阿嚏。”正準備派兵騷擾江東的姜維突然打了個冷顫。 

 總感覺好像失去了些什麼東西。 

 【但王莽一個儒家學子居然研究上兵法了,三十六計,以退為進。】 

 【辭官隱居於封地新都,閉門不出。】 

 【王莽沒想到這一退就是六年。】 

 【漢哀帝畢竟剛登基,總要試探一下口風,第一次強烈研究王莽:你可不能走啊,你走了大漢朝的天就垮了。 

 王莽演技確實好,一副你敢留我我馬上死給你看的樣子。 

 漢哀帝讓他回去休息休息,好好想一想,接著幹活。 

 不久,王莽的第二次辭官來了。 

 漢哀帝挽留都沒挽留,心裡都樂開花了,哪來的這麼傻的權臣?】 

 【期間若非王氏家族發力,大力宣揚王莽,又在朝中鬥敗了漢哀帝的外戚勢力,天知道王莽還要隱居多久。】 

 ———— 

 大明,北京。 

 崇禎突然想到了自己繼位被文臣矇在鼓裡騙的時候。 

 “朕當初還比不上漢哀帝。” 

 “朕是真的相信文臣是國家肱骨,閹人壞了大明,只要除了閹人,大明必將蒸蒸日上。” 

 “呵……呵呵。” 

 苦笑的眼神猛的變的冷若冰霜,緊緊盯著福王。 

 “陛……陛下,臣……” 

 “哈哈,王叔怕什麼?” 

 “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幹,朕保證不讓你提刀上戰場。” 

 “朕可以對列祖列宗起誓!” 

 福王趕忙謝恩,接著寫書信編故事,誘騙宗室前來。 

 王承恩憋住聲音偷摸著樂了起來,陛下是說保證不讓你提刀上戰場,意思是你空手上。 

 哎,傻乎乎的福王呦。 

 ———— 

 【而這六年間王莽幹了一件大事:殺兒子。】 

 【起因是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嚴厲責罰了他,且逼王獲自殺。】 

 【這件事,我讚揚王莽的行為,不論他心裡到底是出於自我目的還是道德目的。】 

 【但有人說他的這個行為得到了儒家乃至全社會的讚揚,請恕拾柒不敢苟同。】 

 【其一:親親相隱是由孔子提出,在西漢晚期逐漸壯大萌芽,經過東漢的發展,三國兩晉發揚光大,隨後唐朝寫進律法。 

 但唐朝律法規定了何種情況算親親相隱,何種情況算包庇。】 

 【就憑這個至少儒家一半人是不贊同的。】 

 【其二:即便換成現代情況,父送子進監獄,我們肯定讚揚,但你捫心自問,你敢和這個人深交嗎?】 

 【以上駁斥的是全社會讚揚的謠言,對於王莽的行為我是認可的,有罪就該處罰,管他天王老子的兒子,都應該罰。】 

 【但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古代法律對王公貴族和對平民百姓是不一樣的。】 

 【呂雉於漢高後二年頒佈的律令:父母毆笞子及奴婢,子及奴婢以毆笞辜死,令贖死。】 

 【贖罪死分為:以金贖死、以錢贖死及以爵贖死。】 

 【並且這是呂雉時期,帝國冉冉升起的時候,帝國剛開始的政策總是能很好執行,過個幾十年,一百年,呵呵……】 

 【即便按照此種政策。王莽的兒子是完全可以不用死的……】 

 【王莽為何殺子?唉……就當他真的是大義滅親吧……】 

 【如果沒有後來的一些事,大義滅親說得通,可……】 

 ———— 

 【歷經六年,漢哀帝重新徵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沒有恢復其官職。】 

 【元壽二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 

 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駕崩後當天,就起駕到未央宮,收回傳國玉璽。 

 王太后於是下詔,要求朝中公卿推舉大司馬人選,群臣會意,於是紛紛舉薦王莽。】 

 ———— 

 【漢朝的太后權利是真的大,何況馬上成為太皇太后的王政君。】 

 【元始元年,大臣們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廟”的功績與霍光一樣,應該享受與霍光相等的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