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與人親 作品

第6章 經濟制度3

 【有人拿著資本論的總結:貨幣的多樣性易於商品的流通。】 

 【就開始狂吹王莽。】 

 【但後面還有二句總結避而不談:貨幣的多樣性一定會存在替代問題。】 

 【會發生良幣驅逐劣幣的情況,更有可能在某些影響下劣幣反過來驅逐良幣。】 

 【六個類型,總計二十八種貨幣。】 

 【這難道不是分裂?】 

 【難道不是對贏先生的背叛嗎?】 

 【更重要的一點,根本沒有收拾到達官貴人,被這條政策影響的只有百姓。】 

 【華夏的地主士紳階級,最愛乾的兩件事,買地,將金銀藏好。】 

 【不管你怎麼改,硬通貨世家大族,豪強不缺。】 

 【但百姓就遭了。】 

 【你換個識文斷字的人來都不一定能搞明白這麼多幣種之間到底該怎麼換算,更何況百姓?】 

 【百姓也不放心,我拿銅錢換你的貝殼,這很明顯是虧的啊。】 

 【那怎麼辦?】 

 【迴歸原始,以物易物。】 

 ———— 

 大明,北京。 

 吐槽大帝崇禎仍然在吐槽。 

 “……朕真是高估了他。” 

 “朕都幹不出來這樣的事。” 

 ———— 

 【王莽並且規定:不用這些貨幣,就是犯法。】 

 【百姓沒辦法,但世家大族不僅有辦法,還很多。】 

 【王莽收歸鑄幣權,但種類如此繁多的貨幣,你告訴我一下,怎麼查?】 

 【王莽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 

 【一次是篡位前,三次在繼位後。】 

 【第一次是在他即位前的居攝二年,下令在五銖錢之外增鑄大錢、契刀、錯刀。】 

 【第二次在始建國元年,廢除五銖錢及刀幣,另外發行寶貨,計有五物(金、銀、龜、貝、銅)名(錢貨、黃金、銀貨、龜、貝貨、布貨),共二十八種貨幣。】 

 【由於貨幣種類太多,換算起來又十分困難,因此流通非常不便。】 

 【百姓又不傻,暗地裡仍然用五銖錢。】 

 【王莽表示:我的規矩才是規矩。】 

 【王莽採取強制措施,下令嚴禁私鑄錢,甚至民家藏有銅、炭者,都被指為私鑄貨幣,一家盜鑄,五家連坐。】 

 【連坐之法,你絕對是法家打入儒家的臥底。】 

 ———— 

 大秦,咸陽。 

 叔孫通恍惚之間就要開口怒罵李斯。 

 禮節都已經行完,才突然反應過來。 

 不能用這個由頭罵啊,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可偏偏已經行了禮,嬴政都準備聽一下叔孫通有什麼高見。 

 結果他就愣在原地…… 

 李斯嗤笑起來:“怎麼,你是想說你儒家都被我法家滲透了?” 

 “那不是更說明儒家是廢物!” 

 “嘭。”嬴政看著熟悉的場景思索起來,要不以後在城中修個擂臺,讓儒法兩家學子打鬥,順便收些觀看費用。 

 “文人打架可比武將有趣多了。” 

 ———— 

 大明,北京。 

 “還真別說,王莽死了就被開除儒籍了,都說他是法家的。” 

 吐槽帝如是說道。 

 ———— 

 【但即便連坐之法都用上了,民間還是不認。】 

 【一年以後,王莽第三次改革幣制,被迫廢除剛剛施行的二十八種貨幣,只留小錢值一和大錢五十兩種繼續使用。】 

 【第四次改革是在天鳳元年,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貨泉重五銖,貨布重二十五銖,但一貨布卻值二十五貨泉。】 

 【改革一次幣制,百姓遭一次罪。】 

 【貨幣沒有信譽的下場只能是,物價飛昇,經濟混亂。】 

 【如果說,王莽施行的其他政策在主觀上還有一些解決社會問題的內容,可以說好心辦了壞事,是下面的人瞎搞的。 

 那麼,他所實行的貨幣改革,則切切實實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王莽要負主要責任。】 

 【尤其是連坐之法,藏有銅、炭都算作私鑄錢幣。】 

 【貴族總是有特權的,這些規定對他們而言,一笑而過。】 

 【但銅或許百姓沒有,冬天不用炭取暖,等著凍死嗎?】 

 【你家有炭,豪強、官員肯定會用王莽的法令,搞得你家破人亡的。】 

 ———— 

 大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