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趙跑跑

 【趙構,一位風一樣的男子,跑的賊快。】 

 【而為什麼他逃跑天賦點滿了呢?】 

 【因為他的祖宗是趙光義。】 

 【宋軍大敗,死者萬餘人,連夜南退,爭道奔走,潰不成軍,趙光義與諸將走散,諸將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軍士。】 

 【混戰中,趙光義腿中兩箭。】 

 【趙光義的近臣見形勢危急,慌忙之中找了一輛驢車請趙光義乘坐,急速南逃。】 

 【而耶律休哥時已受重傷,昏死過去,不能騎馬,左右用輕車載著他,代他發號施令,繼續追擊。一直追到涿州城下,獲得兵器、符印、糧草、貨幣不可勝計。】 

 【而趙光義還在南逃,遼軍追不上了,放棄了抓捕趙光義,大勝而還。】 

 北宋,汴梁,太平興國年間。 

 趙光義懸著的心放下了,只要朕沒死就好,不過中了兩箭而已,朕挺得住。 

 朕可真是天賦異稟啊,能文能武,小小遼軍,追到涿州都沒追上朕。 

 開寶年間。 

 趙匡胤只覺得天旋地轉。 

 趙光義腿中兩箭,說明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了,他一個貪生怕死之人,都逼的不得不親臨前線了。 

 大軍完了…… 

 若是能收攏潰兵,尚且可能有一戰之力,阻擋敵軍,緩慢撤退。 

 但皇帝都跑了,手下的將領……唉,潰兵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乘個驢車都能一路逃到涿州,還能繼續南逃。 

 呵,可真是有本事啊。 

 “奇恥大辱!” 

 【孫子兵法有云:轉進如風。】 

 【高粱河距離涿州的直線距離為一百二十里左右。】 

 【而趙光義逃命的路線雖然不知道,但在追擊戰中,肯定是遠超這個距離的。】 

 【初六晚至初七凌晨之間的時間段,宋軍大敗。】 

 【而趙光義也許是親臨前線,也許是混戰中敵人迫近中軍,趙光義的大腿中了兩箭,無法騎馬。】 

 【是日,趙光義獲得專屬座駕,驢車。】 

 【初七黎明,高粱河至涿州驢車拉力賽開始,選手趙光義從高粱河出發】 

 【初八,趙光義到達涿州,衝過終點線,繼續南逃。】 

 【想象一下古代的道路,再想一想驢不僅拉著車,還拉著一個人。】 

 【理想狀態下,馬一天可以跑三百里。】 

 【即不考慮磨損,吃喝拉撒等其他原因的情況。】 

 【驢能有一半左右就不錯了,還拉著人。】 

 【遼軍騎馬追擊,沒追上驢車。】 

 【這驢可能是張果老的驢。】 

 【實在是遠超人的想象。】 

 【《遼史》記載: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 

 【初八到達涿州的趙光義仍然沒有安全感。】 

 【跑,接著跑。】 

 【初九,繞過涿州的趙光義跑到了金臺頓,到了金臺頓,他總算有心思停下來喘口氣了。於是派了殿前都虞侯崔翰去收容逃兵,而自己依舊沒有停下腳步。】 

 【十一日,趙光義到達定州,也得知了遼軍撤退的消息,於是他讓崔翰等留守定州,河陽節度使崔彥進鎮守關南,都鈐轄劉廷翰、鈐轄李漢瓊戍鎮州。】 

 【以上諸軍都由劉廷翰指揮並得便宜行事。本來這樣就可以了,可趙光義偏偏又授諸將陣圖,命令他們,如果契丹來犯,須按圖佈陣。】 

 ———— 

 大漢,長安。 

 “按圖打仗?”劉徹感到不可思議,可真是個小天才啊。 

 宋朝防備武人已經到了此種境界嗎? 

 連便宜行事的權利都不願意給將領? 

 ———— 

 【而趙光義呢?】 

 【他還要接著跑。】 

 【一路向南。】 

 【七月二十八,趙光義回到汴梁。】 

 【而前線趙光義跑了,將領們還在抵抗,總得找個當家的吧。】 

 【誰也不知道趙光義到底是跑了還是死了,擔子就落在趙德昭頭上。】 

 【好消息:趙光義沒死。】 

 【壞消息:趙光義沒死。】 

 【趙光義本來是準備發賞的,即便大敗,可欠誰的錢也不能欠當兵的錢。】 

 【可誰讓你們居然擁立趙德昭。】 

 【幽州大敗,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