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趙跑跑

 【耶律降緒當時才十二歲,凡事皆由蕭太后與韓德讓、耶律斜軫做主。】 

 【趙光義覺得“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他自己等待已久的遼朝內亂的機會來了。】 

 【但得先把國內處理好,弟弟趙廷美。】 

 【送弟弟上西天。】 

 【再囤積一波糧草輜重。】 

 【老趙家,欺負孤兒寡母最有經驗了,大哥行,沒道理我不行。】 

 【四年後,雍熙三年,浩浩蕩蕩的北伐開始了。】 

 【欺負孤兒寡母也要分人,很明顯趙光義找錯了對象。】 

 【統和元年,耶律隆緒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承天皇太后”。】 

 【統和二十四年,耶律隆緒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 

 【統和二十七年,蕭綽歸政於耶律隆緒。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諡聖神宣獻皇后。次年,葬乾陵。重熙二十一年,諡睿智(一說睿知)。】 

 【而在如今的歷史書上,我們稱呼她為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 

 【你就想想這些的含金量。】 

 【趙光義的情報系統……有些難以吐槽。】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蕭綽把宋朝打的太疼了,宋朝是屢戰屢敗。】 

 【宋朝文人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開始給蕭綽寫起了小作文。】 

 【比如她和韓德讓不得不說的故事。】 

 【當然也不全是瞎編,他們的關係確實有些太近了,權臣和皇太后的戲碼。】 

 【越看越像多爾袞和大玉兒。】 

 【伐遼之前,宋太宗還遣使去渤海和高麗,約兩地頭領共同夾擊遼國,但均無結果。】 

 【高麗不必講,遼太宗耶律德光時,就被打得向遼朝割地求和,一直貢賦不斷。】 

 【渤海國於公元698年建國,全盛時有五京、十六府,號稱“海東盛國”,但於926年被耶律阿保機消滅,並以其地封其長子耶律倍,建東丹國,為遼朝附庸。】 

 【由於多受遼朝貴族猜防,渤海人多次起兵造反,均被鎮壓。但是除東丹王耶律倍之妃是渤海大氏家族以外,遼景宗、遼聖宗都曾取大氏為妃,可以猜想,當時的渤海殘餘勢力不會死心塌地和宋朝聯合。】 

 【所以,雖然他們對遼朝懷有破國殺主之恨,要他們和遠隔迢迢的宋朝聯合,實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雍熙三年春天,趙光義發動北伐,命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騎水陸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進。】 

 【命奚族人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率軍出雄州。】 

 【以田重進為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 

 【同時,又以潘美、楊業為正副統師,率領雲、英、朔諸州宋軍出雁門伐遼。】 

 【反觀遼朝方面,蕭太后、韓德讓等人並不慌怯,馬上下令讓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軍迎曹彬,以耶律軫為都統,率兵迎擊潘美、楊業的宋軍。】 

 【蕭太后則帶著自己的兒子遼聖宗,親征而行,駐蹕於駝羅口。】 

 【趙光義確實吸取了教訓,不再直取幽州,而是兵分三路。】 

 【幽雲十六州分山前七州與山後九州。】 

 【宋軍原定以曹彬的東路軍為主力攻取涿州,以牽制耶律休哥所率遼軍主力,而西路的潘美與東路的田重進則負責攻略山後,待山後攻略完畢則由山後轉掠山前,最後匯合的宋朝三路大軍與遼軍在幽州城下進行主力決戰。】 

 【曹彬老成持重,則以他為盾,牽制遼軍主力。】 

 【潘美鋒銳,則以他為矛,攻城掠地。為了牽制住耶律休哥,宋軍名將大多集中在東路軍。】 

 【雍熙北伐一開始,宋軍諸路皆捷。】 

 【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 

 【田重進于飛狐北破遼兵 。】 

 【潘美在西陘痛擊遼軍,克遼朝寰州 。】 

 【不久,曹彬又克涿州,潘美克朔州,下應州,破雲州。米信方面,宋軍又於新城大敗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