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縣試府試

 “這縣試作為科舉六試的第一步,相對來說還是簡單的,一年一次,由地方縣城主辦,主要目的是由地方縣城為之後的院試篩選人才。

 不然人人都能去考秀才,那豈不亂套了。

 府試也是同理,因為縣試是從普通人裡面篩選,基數比較大,難度較低,所以還需要也是一年一度的府試,進一步篩選。

 府試通過了的,才能有資格去考取院試,院試則是三年兩次。

 所以這縣府院三試也可統一稱為童試,其目的便是選出人才,賦予秀才功名。”喬荀明看喬倩感興趣,不厭其煩的給她解釋道。

 “啊?想不到光是秀才便這麼麻煩,那大伯還真是厲害,能考過這麼多關。”

 喬荀明也是一臉驕傲:“那是自然,秀才功名若是得來簡單,那也就不值錢了。父親可是我們村老少三代裡唯一的一個秀才,受大家所敬仰。”

 “不過院試通過才能成為秀才,若是沒過院試,只那前面的縣試府試考過了,豈不也是白忙活一場?”

 “科舉功名本就不易,若是眼光只在怕院試過不了就畏手畏腳,縣試府試考了也是無用。不過要說白忙活一場的話,也不盡然。

 這縣試是最初的考試自不必說,過了之後才能府試,若是府試也過了,那便也擁有了‘童生’這種軟功名。

 雖說童生沒有書面上的功名,也沒有賦稅的減免,不過在大眾眼裡,那也是高人一等的文化人,處處受人尊敬,就算去衙門訴訟,也是可以不用跪拜的。

 簡單來說,即便你不去考院試,做雜事,經商這些,別人一般也會為你大開方便之門,其中好處也是不少的。”

 “哇,想不到童生都有這麼多好處,那想必縣試府試也不簡單吧,不知荀明哥哥若是去考有幾分把握?”

 喬荀明聞聽此言,小臉一紅。

 “縣試還是比較簡單的,除了書法要求字正規圓的楷書外,考題也基本上就是四書文,五言六韻試帖詩這些,並不會考策論。

 只要肯下功夫,死記硬背之下一般都能過。

 府試稍微難一點,除了考帖經,雜文,還有策論。除了書本上的一些知識外,還需要有自己的一些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