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的兔子 作品

第284章 大明朝的另一種官員

 九千歲中計了,他很高興,剛好能把崔景榮拉下水問罪,把吏部大權握在手,讓兩人齊齊致仕。

 二是崔景榮與很多人交好,但又不是他們朋黨內之人。

 與東林葉向高、韓爌、楊漣、左光斗關係都不錯,但不是東林人。

 與沈一貫、方從哲等浙黨關係也不錯,與官應震、吳亮嗣、黃彥士為首的楚黨也不錯,與亓詩教、周永春為首齊黨更好,但他依舊不是齊楚浙黨人。

 甚至與短暫存在的昆黨、宣黨、秦黨關係都不錯。

 奇不奇怪?

 厲不厲害?

 一個正直、清廉的官員,怎麼可能有這麼複雜的朋友網,邏輯上就說不通。

 ‘為官清廉、剛直不阿’恰恰說明他左右逢源,討了個好名聲。

 這就是崔景榮的為官之道,看起來無人與他一致,沒有同進退的盟友,他也沒有顯赫過,但他沒有敵人。

 與去年的林威一樣,是左光斗心心念念要做的榜樣。

 因為他有足夠的外放資歷和中樞資歷,官場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當‘旗幟’,將來必然會成為首屈一指的大佬,他會擁有絕對的威望來施政,渾身帶著金光進入史冊。

 可惜啊,天啟是個聰明皇帝,推出了魏忠賢,他的金光大道被斬斷了。

 ‘記憶中’他會被崇禎召還,繼續做吏部尚書,掌握選官權,與東林陰謀家利益交換,把皇帝當傀儡玩,拿到足夠的富貴,又很快抽身退出,最終病故鄉里。

 林威之所以判斷他是個‘假正直’的官,還有一件‘未發生的事’,這傢伙的嫡子嫡孫是漢奸,跪辮子太早太徹底,保住了家產。

 若真是剛直不阿的官員,不大可能短時間攢下海量家資,更不可能培養出一窩漢賊。

 黃立極說福王給東虜的信不一定出自二人之手,魏廣徽有可能‘授計’福王這麼做,但誰又告訴魏廣徽的呢?他沒有這智商,只能是崔景榮。

 他為了保證說服力,還會再去一封。

 林威贊同黃立極的判斷,官場二層邏輯嘛,他也懂,但他想的更多,他想知道是誰授計崔景榮,他又怎麼會知道皇帝為了拉攏宛平侯,一股腦給了三位公主,這傢伙在京城還有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