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上心頭 作品

第 90 章 等我們去了伏鹿,...

 崔雲昭同霍檀商量過,她不想請崔序夫妻兩個過來,倒是想請三堂叔一家,故而她特地尋了個日子,又回了一趟崔氏。

 今日回去,門口的小廝可不敢攔她了。

 一見她來,一個迎接,一個飛快通傳,態度別提多熱絡。

 誰能想到,成婚時還是小小軍使的霍檀,現在已經當上了副指揮。

 或許用不了幾日,崔雲昭便能成為崔夫人了。

 小廝親自陪著崔雲昭進了內院,然後才問:“二小姐想要見誰?小的立即就去稟報。”

 崔雲昭笑著說:“不用驚動二嬸孃,我去一趟聽樂堂,看望弟妹。”

 小廝這才鬆了口氣。

 他恭恭敬敬把人送到了西院門,然後就等在那,準備等崔雲昭回來,再送她離開。

 崔雲昭進去之後,一個小丫鬟路過這裡,看到他還好奇:“二柱子,你怎麼在這裡?”

 二柱子就道:“二小姐回門,說是要去看望三少爺和五小姐,我在這裡等著送她。”

 那小丫鬟就應了一聲,轉身走了。

 另一邊,崔雲昭先找了三嬸孃。

 弟妹都去了族學,這會兒還沒下學,只三嬸孃和堂嫂姚欣月在家裡。

 崔雲昭把宴請的事情說了,然後就看向姚欣月,笑道:“家裡庭院窄小,沒有見客的廳堂,席面都擺在院子裡,我擔心堂嫂身體,又想著過幾日就要秋闈,不好驚動你們,便直接把禮物帶來了。”

 “到了那日,堂哥和堂嫂就不用過去受凍了。”

 崔雲昭辦事很是妥帖。

 這一次的秋闈在小年後,因是欽天監特地算的日子,即便天寒地凍,也不可更改。

 這幾日崔方明沒有在家,反而跟白鶴書院聽朱少鶴教導,就是為的這一次秋闈。

 之前崔雲昭的話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自己也認為閉門造車寫不出錦繡文章,同父親母親議論之後,就去求了朱少鶴。

 朱少鶴年少時四處遊歷,見多識廣,有他做先生,可以讓一直沒有出過遠門的崔方明增長見識,文章也能更上一個臺階。

 這些崔雲昭一早就知道,也都思量周全,提前把事情安排穩妥。

 姚欣月就笑了一下。

 同之前相比,她已經顯懷了,人也胖了一些,看起來多了幾分慈祥。

 “你這丫頭,還同我見外。”

 她同三堂嬸對視一眼,便道:“到了那日,讓嵐兒和霆郎一起去,他們姐夫的大喜日子,不去豈不可惜。”

 崔雲昭就點頭:“有勞三堂嬸三堂叔了。”

 三堂嬸擺了擺手,笑道:“只我們去,那邊你二叔不去?”

 崔雲昭搖了搖頭:“寒舍清貧,我怕招待不周,就不勞煩二叔二嬸了。”

 她同三堂嬸婆媳兩個說了會兒話,兩個孩子就下課了。

 崔雲嵐一走進來就看到崔雲昭,眼睛頓時亮了。

 她笑彎了一雙月牙眼,快步跑過來,一頭鑽進阿姐懷中。

 “阿姐,我好想你。”

 崔雲霆也跟著小跑了兩步,來到崔雲昭面前時,又想到自己是男孩兒,便停住了腳步。

 他臉上很快便提起笑容,對崔雲昭道:“見過阿姐。”

 崔雲昭一邊拍妹妹的後背,一邊伸手揉了揉崔雲霆的頭。

 “霆郎長高了。”

 崔雲霆笑得臉蛋一紅,他說:“都是三堂嬸和六堂嫂費心。”

 這話不假。

 婆媳兩個對待這兩個孩子是真好,對他們衣食住行都很關心,崔雲霆原本相較崔氏其他男孩兒要顯得單薄一些,這一個月下來,臉上也有了肉。

 更不用說崔雲嵐了。

 崔雲霆看阿姐過來,心裡不由有些緊張,忙問:“阿姐,可是有事?”

 他比崔雲嵐年紀小,性格卻更堅定沉穩,倒是很機敏。

 崔雲昭又忍不住揉了揉他的頭。

 把事情同他說了,然後就道:“不耽誤你們功課吧?”

 崔雲嵐一下子就開心起來:“難怪最近書院裡的先生們更客氣了,周夫子也不敢讓霆郎多背課,原來就是不敢得罪姐夫。”

 崔雲霆面色微變,忙喊住二姐:“二姐,我沒事。”

 崔雲昭聽到這裡,同三堂嬸對視一眼。

 三堂嬸問:“這事我怎麼不知?”

 崔雲霆頓時有些窘迫。

 不過他近來已經沒那麼偏激,做事也穩重許多,加上心裡頭覺得有依靠,所以倒也不怎麼惱怒。

 他搓了一下衣襬,然後才說:“因為我自己能解決,哪裡要長輩為我操心。”

 對於崔雲霆來說,這都是小事。

 “周夫子讓我比別的同窗多背一篇文章,我就多背一個時辰,背下來的課業都屬於我自己。”

 “堂哥們偶爾會把我的椅子弄髒,我就站著聽課,站著聽課更容易集中精神。”

 崔雲昭便明白,因為她同崔序鬧翻,想要巴結崔序的崔氏子弟們,就開始折騰崔雲霆。

 姑娘們那邊好一些,因為利益牽扯不大,所以崔雲嵐的日子要比崔雲霆好過。

 崔雲霆站在堂屋裡,挺直胸膛,看起來已經有了少年郎的俊朗模樣。

 他生得好,同兩個姐姐很相似,皆是清雋如玉的容顏。

 他看著幾位長輩,忽然笑了一下。

 “我能應付,就不用告訴長輩們,即便我說了,也是徒增煩惱。”

 崔雲霆道:“難道三堂嬸還能為我去跟堂哥們打一架?亦或者三堂叔去訓斥周夫子?這都不可能的,事情只會沒完沒了。”

 少年認真說:“還不如我自己努力讀書,等到堂哥春闈高中,我們一家去了伏鹿,到時候他們如何,跟我又有什麼關係?我好好讀我的書就是了。”

 同前世相比,崔雲霆的心性更沉穩了。

 崔雲昭看著小少年難得露出來的得意,心裡酸酸澀澀,卻又為他驕傲。

 她輕輕揉了一下弟弟的手,道:“霆郎,你長大了。”

 崔雲霆笑了一下。

 崔雲嵐也誇他:“霆

郎很厲害的,他近來很刻苦,成績拔高許多,其他幾個夫子都誇他呢,還給了獎賞。”

 崔雲昭也笑了:她看著一雙弟妹,道:“等我們去了伏鹿,會有更廣闊的的天。”

 “到了那時,我就接你們過來,同我一起住。”

 崔雲霆和崔雲嵐都亮了眼睛,不過片刻之後,兩個小的就猶豫了。

 “這樣,二叔父能答應嗎?會不會給姐姐姐夫添麻煩?”

 崔雲昭看著他們渴望的眼神,勾唇笑了一下。

 “等到了那時候,就不是二叔父答不答應的了。”

 “我說的話,一定會辦到,你們姐夫也歡迎你們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明天見,日萬結束~本章發紅包麼麼噠!新年就是要高興~

 崔雲昭垂眸深思,那邊王虎子還在講:“我讓老匠人仔細看了,他都說實在看不出是誰的手藝。”

 “這位老匠人,可是博陵有名的錢燈匠?”

 博陵中有幾個做燈籠燈罩很有名的匠人,崔雲昭知道一位年紀很大的老者,今已過花甲之年,依舊在做燈。

 王虎子點頭:“正是他老人家。”

 崔雲昭垂眸思索,才道:“我隱約記得,錢燈匠是家傳的手藝,他天資出眾,十三四歲時就已經出師,開始給家裡的燈鋪做活。至今已有五十載光景。”

 這位錢匠人很有名,每年上元燈會,博陵最大的花燈都是由他親手而做,每一年造景都不同,卻個個燈火輝煌,精緻華美,也正因此,他家的燈罩和燈籠售賣極好,一般人家想要買燈籠,都是選擇他們家的採買。

 燈罩這種東西,一年半載就要更換,更講究的人家,可能半年就會換一批新的,故而做燈的人家不少,大家也都有生意做。

 錢燈匠見多識廣,博陵城中的匠人師父他都認識,許多都是他的徒子徒孫,這又不是什麼高超的手藝,不過需要極強的眼光和耐心,學徒多,可能叫得出名的師傅卻不多。

 一盞燈好不好看,一打眼就能看出來。

 崔雲昭道:“若是錢燈匠說不認識,那就是說這燈不是博陵本地師傅做出來的,肯定是外地師傅的手藝。”

 王虎子一愣,馬上就說:“九娘子所言甚是,後這上面所繪的花紋筆法嫻熟,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師傅,最少有十年的手藝。”

 崔雲昭點點頭,錢燈匠能給出這些信息,已經很不錯了。

 她獎賞了王虎子,讓他回去休息,才喊來了夏媽媽,兩人一起坐下看那盞燈。

 昨日的事情,崔雲昭還沒。

 待聽得霍檀的分析,夏媽媽的面色一下子就白了,她拍著胸脯道:“那老虔婆可真惡毒。”

 “對陌生孫媳惡毒也就罷了,姑爺可是她親生的孫子,她也見不得姑爺好,真是讓人不齒。”

 崔雲昭指了指燈,有些發愁:“這燈不好查。”

 “錢燈匠會這麼說,就說明他沒見過這個人的手藝,但這人最少有十年的經驗了,否則也畫不了這麼好。”

 這其實有些矛盾。

 若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燈匠,錢燈匠不認識也就罷了。

 可一個手藝出眾的老燈匠,即便是外鄉人,都是同一行的,錢燈匠不可能不知。

 “我聽說錢燈匠對做燈很是熱衷,往年聽說附近的州府有漂亮的造景,他一定會去看一看,學一學,他都不知,要麼這燈匠不是附近州府,要麼名聲並不顯赫。”

 夏媽媽倒是有不一樣的想法。

 “小姐,你說,若是做燈的人跟繪畫的人不是同一人,是不是也可以?”

 崔雲昭愣了一下。

 片刻後,她拍了一下額頭:“我怎麼魔怔了。”

 這燈雖然做的挺好,但手藝並沒有出眾到能做上元造景的地步,只有上面的才彩繪畫技精湛,若隨意買得通了。

 崔雲昭眯了眯眼睛,道:“如此看來,燈匠或許不知其情,但畫師一定知曉。”

 因為他一定要用摻和毒物的顏料來作畫。

 夏媽媽點點頭,她見多識廣,思路更清晰。

 “小姐,我們要找的不是一名燈匠,而是專做奇技淫巧的貨郎。”

 這種惡毒刁鑽的毒物,讓人防不勝防又意想不到,售賣之人肯定不能長久居於一城,大約都是四處遊走,在黑市高價販售各種物件。

 崔雲昭的手指不自覺在桌子上敲了三下,道:“其實最簡單的,就是去詢問老太太,不過我不想問她。”

 “只要問了,老太太一定會對燈有所警覺,”崔雲昭淡淡一笑,“我想讓她好好體會那幾盞燈的妙處。”

 夏媽媽也跟著笑了。

 這件事算是徹底解決,夏媽媽也放鬆不少,只道:“小姐,這也好辦。”

 “下午我去黑市那邊一趟,安排人盯梢就是了,只要那貨郎再來,立即我們立即就就能知曉。”

 這些事,夏媽媽門清。

 崔雲昭謝過夏媽媽,這

才鬆了口氣:“有媽媽在真好。”

 他們兩個說了會兒話,譚齊虹就來了。

 她手裡捏著一張菜單,過來就遞給了崔雲昭。

 在霍家待了兩日,她氣色越發好了。

 此刻的她才像是只有二十幾許的年輕娘子,身上再也沒有暮色沉沉的頹喪。

 “十九那一日的宴席已經列好了單子,我同枝娘子已經看過了,枝娘子道讓九娘子也看一看,她沒主辦過宴席,總怕出錯。”

 霍檀升職,肯定要請同僚和手下宴席。

 這年月都是自家開席,堂屋裡坐不下,就在院子裡擺桌。

 寒冬臘月也不怕,只要院中搭了棚子,燒起炭火,立即就暖和了。

 他們家人口少,院子也不大,請的人不算多,可林林總總算起來,也要有五桌。

 這麼多的人,自家肯定忙不過來。

 崔雲昭一早就讓孫掌櫃找了專做宴席的十三行,定了五桌宴席,不過其中的幾道大菜譚齊虹都會做,商量了一番,決定自家先做出來,待到那日用大鍋一蒸就好。

 比如八寶燒雞,酒糟醋魚,寶塔燉肉等,都是可以提前準備出來的,到時候一碗碗蒸好,好吃又喜慶。

 除此之外,菜單、酒瓶和果盤也得提前置辦好。

 這是譚齊虹第一次操辦宴席,很是慎重,準備得特別用心。

 霍新枝倒是經歷過一次,那一次是霍展榮升刺史,家裡開了宴席。

 不過那時候還在岐陽,霍家所有親眷都過來幫忙,霍新枝年紀也不算大,就沒怎麼經手。

 這一回也是第一次。

 倒是林繡姑有經驗,這單子就是她指點著寫出來的,要買什麼酒,要做什麼果盤,林繡姑也一早就準備好了。

 看到這滿滿當當的單子,崔雲昭不由笑了一下。

 一家人齊心協力過日子,這感覺真的很好,讓人心裡頭就覺得踏實。

 她看了看,見上面列了四道大菜,這個是自家做的。除此之外,還有六道熱菜,四道冷碟,一道點心盤,一道果盤,兩道乾貨盤。

 一共十八碟。

 上面的酒也列了三種。

 一種是之前吃過的甜水酒桃李春芳釀,一道是比較烈的燒刀子,還有一道味道清冷的竹葉青。

 市面上三種口味的酒都採買了。

 崔雲昭看了看,菜品葷素搭配,樣樣都有,也都是精緻菜色,便很是滿意。

 她道:“我沒什麼意見,這已經很好了,有勞虹娘了。”

 譚齊虹笑了笑,說:“多虧夫人有經驗,這菜單子列出好。”

 崔雲昭點點頭,又問了問人手的問題,便說到譚齊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