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上心頭 作品

第 115 章 從此,呂繼明入主...

 在學堂裡,人人學的都一樣,可能做出什麼文章,看到什麼世情,誰也說不準。

 霍成樸確實只讀了不到半年書,可他認真勤勉,加上有霍檀和崔雲昭的教導,眼界自然比之尋常少年要寬廣,同姚望海交流時,就顯得底氣十足,思維敏捷。

 一看就是讀書的好苗子。

 姚望海還挺高興的。

 他最後看向崔雲昭,笑了一下:“你是崔三郎和崔五娘子的長姐?”

 崔雲昭點點頭,道:“姚六堂嫂的夫婿,也是我的六堂兄,如今都在伏鹿書院讀書。”

 姚望海自然知道這個,聽到這裡就笑了。

 “如此倒是挺好,等都來伏鹿書院讀書,一家人也好有個照應。”

 說到這裡,他看了看崔雲昭,不由感嘆:“崔氏到底是百年氏族。”

 看崔氏教導出來的人,即便是最平平無奇的崔雲嵐,課業也是很出眾的。

 這位嫁給軍戶的崔娘子,身上沉穩練達,做事雷厲風行,一點都沒有猶豫和埋怨。

 崔雲昭同他見禮:“即便百年氏族,也得不斷前進,才不會被時代所棄。”

 所以,崔方明和崔雲霆來了伏鹿書院讀書,不在族學繼續刻苦了。

 姚望海笑了一聲,道:“好,好啊。”

 “家裡人在伏鹿書院,崔娘子放心便是,不會有差錯的。”

 崔雲昭這才放心下來。

 見過了山長,三日後,霍新枝、霍新柳和霍成樸就正式行了拜師禮,進入伏鹿書院讀書。

 而霍成樟那邊,則有霍檀親自陪著,去了一趟吉氏武學。

 一晃神,就到了三月二十。

 三月二十,是原博陵防禦使,現伏鹿觀察使呂繼明率領大軍遷駐之日。

 霍檀昨夜一夜未歸,今晨卯時正,就已經列隊出現在了伏鹿西城門。

 城裡城外打掃一新,街道上也灑了水,行人路過,不會有任何揚塵。

 所有的正店都擺

 出了最漂亮的綵樓歡門,用來迎接這位新任觀察使。

 ?想看鵲上心頭寫的《攬流光》第 115 章 從此,呂繼明入主...嗎?請記住.的域名[(.)]???♀?♀??

 ()?()

 卯時正,金烏東昇,天光熹微,城外大軍已經集結完畢。()?()

 隨著嘹亮的號角響起,內外兩重城門轟隆隆開啟。()?()

 一眼望不到頭青衫騎兵整齊隊列,氣勢恢宏。

()?()

 列隊最前的是身穿全副盔甲的呂繼明。

 他身後跟著一隊旌旗兵,一隊親兵,顯得越發氣勢威武。

 霍檀手執唐刀,高高揚起,朗聲道:“迎將軍進城。”

 隨著他的號令,鼓聲雷雷,號角再次響徹伏鹿。

 霍檀縱馬而出,幾步路的工夫,就來到呂繼明面前。

 他沒有下馬,只是躬身給呂繼明行禮。

 “伏鹿兵馬營指揮霍檀,恭迎觀察使遷駐伏鹿。”

 呂繼明大笑一聲,道:“進城。”

 霍檀調轉馬頭,在前開路。

 “大軍進城!”

 隨著號令,呂繼明策馬向前,身後的旌旗在風裡獵獵作響,親兵緊跟其後。

 在之後,就是井然有序的千人軍隊。

 號角一聲接一聲,沿途百姓都停下腳步,躬身見禮。

 從此,呂繼明入主伏鹿。

 ————

 軍隊入城是很盛大的。

 眼街居住的百姓都推窗而看,歡呼聲不絕於耳。

 郭子謙名聲好,呂繼明也一樣如此,百姓倒是很歡迎呂繼明入主伏鹿。

 看到這樣歡欣雀躍場景,就連呂繼明也不由揚起笑容,同四周百姓們點頭致意。

 一開始前行隊伍很慢,過了兩刻之後,霍檀便加快了速度,讓大部隊可以快速前進。

 從西城門入城,行進差不多一刻左右,就能拐道青雲街上。

 順著青雲街寬闊的主道一路往前行去,是伏鹿最繁華的青雲商街。

 此刻因為天色尚早,許多鋪子都沒開張,可早食鋪子卻已經門庭若市,需要早早出工的百姓們都在食攤裡用早食,聽到馬蹄聲紛紛抬起頭。

 開路的士兵們讓百姓不用行禮,只管吃自己的,倒是非常客氣。

 可越是如此,這一派生活景象,也更讓呂繼明開懷。

 他不由對霍檀道:“伏鹿不愧是大州府,確實比博陵繁榮。”

 “是,尤其這一條街,每日從早到晚都很熱鬧。”

 呂繼明對要起身行禮的百姓們擺手,讓他們自己用早食,態度非常溫和。

 然後又感嘆道:“還是水路亨通更重要。”

 水路亨通能便利帶來貨物,南來北往,西去東來,各地的物資順著長河與運河,往來流通。

 在伏鹿,可以看到南邊的櫻果,北地的松子,西邊的甜瓜和東邊的海貨。

 伏鹿的早食攤子裡,也是各色各樣的早食都有。

 有博陵人愛吃的胡辣湯,有武平人常吃的雞湯雲吞,也有羊肉雜湯,豆漿油條,炊餅包子,各色各樣就,口味豐富,價格也不昂貴。

 呂繼明隨意看過,就能數出七八種樣子。

 “將軍英

 明,若非將軍主持清理河道,伏鹿跟博陵如何能休慼與共。”

 霍檀適時讚揚,讓呂繼明臉上笑容更勝。

 今日可謂是他這一生裡最風光的時刻。

 從默默無聞的長行,到一州府的觀察使,他這一生經歷了無數戰爭,受過無數傷,流過許多血,最終才在這高位上坐穩。

 二十年匆匆而過,大路並非坦途,唯有荊棘和坎坷才能鑄就輝煌。

 看著繁榮熱鬧的伏鹿,呂繼明可謂是心潮澎湃。

 熱血湧上心頭,讓他渾身都是衝勁兒,那種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念想,越發在心裡膨脹蔓延。

 難怪人人都想做節度使,難怪人人都想以下犯上,萬萬人之上的感覺不知如何,可那手指摘月的過程卻也讓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呂繼明這一路走來,心潮澎湃,熱血翻湧,情緒是前所未有的高漲。

 霍檀陪在他身邊,即便後面士兵的馬蹄聲震耳欲聾,他似乎也能聽到呂繼明不加掩飾的野心。

 霍檀看著眼前的熱鬧場景,也淡淡笑了一下。

 “觀察使,將士們都在東郊大營等您。”

 呂繼明大笑一聲:“好!速速去也。”

 說罷,他高高揚起鞭子,馬蹄聲響,一陣風馳電掣,騎兵們便整齊劃一向前奔跑起來。

 馬蹄聲轟隆而來,好似地動山搖,讓人下意識捂住耳朵。

 百姓們看著士兵們騎馬前行,不由都放下手裡的碗筷,站起身來張望。

 “那是新來的呂將軍?”

 “好像是吧,我看那位好像是霍指揮。”

 “呂將軍真是英武不凡。”

 “郭節制治下極嚴,倒是與封節制不同。”

 “噤聲,你不要命了。”

 百姓們議論紛紛,士兵們行進卻越來越快,最後所有人都縱馬奔馳起來。

 不過眨眼功夫,呂繼明等幾位將領便奔馳而過,後面的士兵你追我趕,卻並未亂了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