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上心頭 作品

第 116 章 不給人看的神靈,...

 幽雲十三州?

 這五個字倒是讓崔雲昭意想不到。

 她仔細看了大家對這畫工的描述,不由蹙了蹙眉:“怎麼竟是扯到了幽雲十三州?”

 夏媽媽面色也不是很好。

 幽雲十三州自從昌隆九年被割讓給北方哈塔部族後,就再也沒能收復回來,後來厲戎剿滅哈塔部族,成了幽雲十三州的實際主人。

 不過局勢動盪,就連騎兵強盛的厲戎也沒辦法全數控制幽雲十三州,其中的燕州和晉澤因為防守艱難,直接被厲戎放棄,只強守幽州和雲州。

 其他九州都是小州府,且貧瘠凋敝,兩方人馬都不很過分爭奪。

 幾十年間,在幽雲十三州上的戰事頻繁,百姓無以為繼,民不聊生,很是慘烈。

 民生不繼,以至文脈崩斷,想要再去尋會畫千蕊金的畫師難於上青天,是生是死都未可知。

 夏媽媽沉默片刻,道:“小姐,當年幽雲十三州被割讓,許多人都逃了出來,這位畫師及其家族,可能也一早就離開了幽雲十三州,亂世之下只能做這樣的差事聊以餬口。”

 崔雲昭點點頭,以為夏媽媽所言甚是。

 她想了想,看向桃緋,道:“你去給瑞家幫再下一個單子,就單獨查這畫師,其他的不用管了”

 桃緋福了福,口中稱是,立即退了出去。

 崔雲昭又看了看那摺子,同夏媽媽道:“媽媽,我想去看一看這三家燈鋪。”

 夏媽媽就說:“好。”

 事情定下,崔雲昭便又多吃了兩個小籠包,然後才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上午就去吧,也不知一天走不走的完。”

 夏媽媽便道:“若是要去看燈鋪,得換身衣裳。”

 崔雲昭看了上面的地址,點頭道:“好。”

 因那燈手藝很一般,不好不壞,大約都是普通百姓在採買,因此燈鋪的地址都不在鬧市區,往往位於偏僻的民居。

 換句話說,都是窮苦人住的地方。

 崔雲昭以前從未去過那樣的地方,這還是頭一回去。

 她換了一身普通的棉麻料子,衣裳是淺青色的,一點繡紋都沒有,手上的首飾都取下,倒是顯得很素雅。

 早起本來就沒梳頭,她直接讓梨青給她在腦後盤了個髮髻,顯得乾淨又利落。

 等她這邊打扮完,夏媽媽也換了一身衣裳。

 崔雲昭想了想,還是叫了王虎子,三人便一起出門了。

 馬車上,夏媽媽看著崔雲昭白皙的臉,微微搖了搖頭:“小姐太白淨了,便是穿了這身衣裳,旁人也不會信的。”

 崔雲昭笑笑:“不信就不信吧,只要別太扎眼就好。”

 能做燈罩燈籠的這三家工匠,有兩家都在城南瓷器坊,還有一家在城西瓦窯坊,這名字一聽就知道是窮苦工匠的住處。

 他們先去的城西瓦窯坊。

 瓦窯坊道路狹窄,不能通行,馬車沒有直接進入瓦窯坊,只能在巷前停下,三人下了馬車。

 宿明木壓低聲音道:“九娘子

 ,小的就在此處等,若有危險立即出來。”

 他不方便跟進去,若是跟著進去就太扎眼了。

 “應當不會有什麼危險。”

 崔雲昭點點頭,笑了一下,挽著夏媽媽的手進了巷子。

 這條巷子比她想想的要低矮得多。

 裡面都是草棚和棚屋,道路兩側夾雜著不少瓦窯,都是用來燒製陶器的小作坊,除此之外,還有木匠鋪子,燈籠鋪子,蠟燭鋪子等等,都是做百姓們日常所需之用。

 這些工匠都是匠籍,他們常年住在這裡,以瓦窯為生,世世代代都不離開。

 故而這邊的窩棚雖然相對繁榮的伏鹿有些破敗,卻比之前博陵城門口的棚屋要好得多。

 崔雲昭第一次來這樣的地方,看著腳下車轍痕跡明顯的土路,不由嘆了口氣。

 夏媽媽知道她不是嫌髒,問:“怎麼了?”

 崔雲昭看著有許多孩子在門口幫著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差事,看著老人們狗摟著脊背,在昏暗的屋簷下做活,輕輕抿了抿嘴唇。

 即便如此,他們的家中也能閃現一角佛像的掠影。

 苦到深處,只能祈求神佛。

 崔雲昭靠了靠夏媽媽,聲音很低,如一縷風飄入夏媽媽的耳中。

 “總要改變的。”

 這一切,總要改變的。

 匠人們靠手藝吃飯,其實也可以活得體面,而非這樣世代蝸居在瓦窯裡,過著不見天日的日子。

 崔雲昭並非看到任何苦難都要難過的聖母,她只是忽然意識到,霍檀登基為帝,一統中原的責任有多重。

 因為他改變的不是一個人的命運。

 是整個中原大地,乃至以後數萬萬子孫的命運。

 這條巷子裡,也不僅僅是匠籍。

 還有在城裡過不下去的窮人,失去了土地的流民,他們擠在這裡,幫著那些瓦

窯作些短工,換得一日餐食。

 也正因此,巷子有些髒亂,窩棚搭得到處都是,根本見不到天光。

 能落腳的地方都住了人。

 崔雲昭一行三人在巷子裡穿行,即便穿了最簡樸的衣服,他們的面容卻依舊在這昏暗的舊屋前發光。

 可那些大人也都只是看一眼,目光麻木,沒有任何好奇。

 只有不諳世事的孩童們,才會好奇地看著她們。

 崔雲昭沒有多說什麼,她同夏媽媽快步往前走,很快就穿過了最擁擠的一條巷子。

 過了那裡,後面的巷子倒是寬敞許多,家家戶戶看起來也更整齊一些,這邊的日子顯然要好過不少。

 很快,仨人就來到一戶掛了紅燈籠的院落前。

 這燈籠的樣式同崔雲昭家中的折骨燈罩很像,都是一般大小,圓圓滾滾,手藝看起來確實不錯。

 王虎子仰頭看了一眼,便上前敲了敲門。

 立即就有人過來開門了。

 那是個三十幾許的中年婦人,衣裳有些陳舊,倒是很乾淨,看到幾人便熱情問:“可要買燈籠燈罩,家裡什麼樣式都有,可進來看看。”

 這一套應該是她慣用的說辭,等話都說完,她似乎才意識到崔雲昭幾人是生面孔,又這般細皮嫩肉的,一看就不是瓦窯坊的人。()?()

 她頓時有些緊張了:“這位娘子,可是,可是要買燈?”

 10本作者鵲上心頭提醒您最全的《攬流光》盡在[],域名[(.)]10?10%?%?10

 ()?()

 崔雲昭笑了一下,用眼神安撫她,聲音也很柔和。()?()

 “是呢,我們是來買燈的,店家娘子莫要害怕。”()?()

 那婦人這才鬆了口氣,諂笑著退後半步:“快請進,當家的,當家的,有客上門。”

 她這調門還挺高,聲音傳得很遠。

 等進了院落裡,崔雲昭才知道他們家為何要關門了。

 因為屋舍太小,他們家做好的燈都擺在院子裡,又為了怕淋雨,在上方搭了草棚。

 這一下,院子裡看起來亂糟糟的,貨物堆到了門口,若是開著門,一個不注意就會丟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