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 作品

第348章 《宇宙大爆炸理論與奇點定律》

 她一步三回頭,看著父母的背影漸漸消失,

 淚水再次洶湧而出。

 這一刻,所有的自尊、堅強都被拍擊的支離破碎。

 她扶住牆壁,才沒有讓自己癱坐在地。

 “嗚——”

 她放聲哭泣起來。

 ……

 1954年8月29日,

 全世界都會記住這一天。

 29日下午,

 《物理學報》期刊,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

 《宇宙大爆炸理論與奇點定律》。

 作者程治國。

 “約150億年前,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時空曲率無限大的點,便是宇宙的起點。

 我稱之為‘奇點’……

 空間和時間誕生於量子真空(假真空),其充滿著與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相符的量子能量擾動……”

 “大爆炸後10-43秒:約1032度,宇宙從量子漲落背景出現。(超對稱)在這個階段,宇宙已經冷卻到引力可以分離出來,開始獨立存在,存在傳遞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子。宇宙中的其他力(強、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仍為一體……”

 “大爆炸後10-35秒:約1027度,第一推動期,引力已分離,夸克、玻色子、輕子形成。

 此階段宇宙已經冷卻到強相互作用可以分離出來,而弱相互作用及電磁相互作用仍然統一於所謂電弱相互作用。宇宙也發生了暴漲,暴漲僅持續了10-33秒,在此瞬間,宇宙經歷了100次加倍,得到的尺度是先前尺度的1030倍(暴漲的是宇宙本身,即空間與時間本身,並不違反光速藩籬)。

 暴漲前宇宙還在光子的相互聯繫範圍內,可以平滑掉所有粗糙的點,暴漲停止時,今天所探測的東西已經在各自小區域穩定下來,而這被稱為暴漲理論……”

 “大爆炸後0.01秒:約1000億度,光子、電子、中微子為主,質子中子僅佔10億分之一,熱平衡態,體系急劇膨脹,溫度和密度不斷下降……”

 “大爆炸後0.1秒後:約300億度,中子質子比從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後1秒後:約100億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負電子湮沒反應出現,核力尚不足束縛中子和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