瀲冰 作品

第334章 你可以永遠相信謝臨安!

 謝安的卷子,從會試到殿試,正閱是博古通今,引經據典的斐麗篇章,倒閱則是一條條的安邦定國之言、之策!

 外到對敵韃靼、瓦剌,內到耕種、紡織,上至諫聖者當為,下達規黎民之矩,全都是根據大明現狀細細剖析出來的深刻之言。

 通篇都是嘔心瀝血之音,看得人淚目,無論是哪個派系的閱卷者,都被這樣的拳拳抱國心打動了。

 但凡讀書人,哪個沒有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志!?

 橫渠四句,是但凡真有雄心的讀書人,都曾要為的壯志!但真正入了仕後,才發現現實催無奈,辦不到、真的辦不到。

 可謝安辦到了,只用一張卷子就“辦到”了,他把大明內外之弊病,全都寫出來並給出了治法,眾人看完後,還都覺得可行!

 這是什麼鬼才?!

 所以,皇帝說的那句——

 “臨安,國之師也”無人反駁。

 這是一份謝安凝聚了上輩子無數心血得來的答案。

 是他根據大明現有的局面,所提出來的細微變革。

 不會太過於得罪既有利益集團,又能讓大明逐漸富庶、強大起來。

 每一個字,都

 拿捏住了尺度,都是他上輩子遇神殺神、與佛殺佛殺出來的經驗之尺。

 他不是鬼才,他只是有上輩子的經驗,讓他知道在朝的這些腐蟲,能接受什麼程度的變革而已,是他用一輩子熬出來的血淚結晶。

 “聖人策。”蘇大學士從最初的驚妙,到再閱的恍然,到再再讀的潸然淚下,已是擦溼了袖袍。

 這樣一份卷子,蘇大學士無從知曉,這得是憂國憂民到了什麼程度,才能事無鉅細,一一揪出,一一作答。

 “此子十九?”鄭尚書恍然,“不是九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臨安,這是磨了又磨啊。”

 “昔橫渠先生,昔聖人,昔夫子也。”陳閣老嘆息。

 說實話,老陳原本真想把小謝搞成女婿,現在他不怎麼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