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看到了希望

 宗政亮一直在想,怎麼才能讓百姓們接受豆腐和火炕,然而等他走出去大將軍府後發現,根本不用他再說什麼,百姓們已經接受的不能再接受了。

 看到熙熙攘攘、恨不得整個人都貼到石磨和火炕上的百姓們,他問站在一邊的長史(大概相當於秘書長的官職)寧松,這是怎麼回事。

 寧松對這樣的場景早有預料:“大將軍,百姓看到菽被製作成嫩滑的豆腐,用手摸到火炕上的溫度,怎麼可能不激動。”

 “對,是我想複雜了,接下來的事情準備好了嗎?”

 “回將軍,已經召集城中所有工匠來學做石磨和火炕了。要是有百姓想學,到時候工匠們學會,百姓們可以跟著學。

 對於方磚不夠的問題,工匠們也想出了其他替代的方法。”

 “什麼方法?”

 今年是宗政亮在北疆的第三年,兩個冬天已經讓他充分認識到這裡冬季的寒冷。

 冬季白天一直動來動去感覺不是那麼明顯,到了晚上一躺下,他總感覺整個人都是冰冷的,直到天明好像都暖和不過來。

 其實他在鎮安城,已經是待遇最好的那波人了,他是大將軍,穿的、吃的、住的、用的都不短缺,家裡時不時會送東西來,陛下也會賞賜。

 他都覺得很冷,那普通百姓和士卒自然更會覺得冷。

 宗政亮是個體恤下屬和百姓的將軍,來到這裡的三年間,他已經想盡辦法去幫助那些人改善生活條件,可惜收效甚微。

 而今年豆腐和火炕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希望。

 菽是鎮安城最常見的食物,以前大家都吃煮的菽。

 菽再煮都不會特別軟,對老者和孩子來說有些難以下嚥,以後能吃上菽做的豆腐,算是進步巨大。

 還有一件很重要事的是,做豆腐剩下的豆渣不僅人可以食用,據說經過一定的處理馬匹也可以食用,能讓馬匹更健壯。

 在大夏和匈奴的爭鬥中,大夏之所以暫時處於下風,一方面是無法找到敵人,一方面是匈奴馬多、馬好,來無影去無蹤很難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