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他也很無奈啊!

 他現在說了這麼多不該說的話,姜啟會不會教訓他?

 可這也不全是他的錯啊,對方明知道自己管不住嘴又容易心軟,為什麼同意那倆人來找他,還說他可以酌情解釋。

 這一“酌情”,不就壞事了嗎?

 只是現在話已出口,收都收不回來,他也很無奈啊!

 ……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丞相,你怎麼看?”

 聽到這句話,自認為經歷了大風大浪的衛綽都差點兒沒站穩。十分詫異,到底是誰如此膽大包天,敢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等他知道這話是從姜團嘴裡說出來的時候,瞬間又覺得不算什麼了。

 從姜團出現的第一天,他們就能感覺出來,對方不管是對他們這些官員還是陛下,都沒有一般百姓該有的敬畏之心。

 害怕肯定是有的,然而僅限於怕受到傷害,明白他們沒有威脅之後,基本上就處於無所顧忌的狀態。

 別看對方見他們時該行禮行禮,該打招呼打招呼,可他們都能看出來,行禮除了禮貌之外,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太特立獨行了不好。

 他們這群大夏臣子私下討論過,到底什麼樣的地方能養出來這樣一個人,後來姜團也無意透露出一些。

 他們知道對方生活的地方國家規範、律法都跟大夏有很大不同,而那些東西就像對方說的那樣,知道太多對大夏不是好事,他們便不再多問。

 現在聽了對方說的這句話,他算是知道事情到底不好到什麼程度了。

 一旦對方肆無忌憚地說那些東西,那不是在幫他們渡過難關,而是在掘他們的根基啊!

 一般君臣聽到姜團這樣說,一定會想辦法從對方嘴裡套出對大夏有用的東西,然後把人殺了,以防意外,不過大夏朝的君臣決不是一般人。

 姜啟自己是開國帝王,本身就有一般人沒有的魄力,又和姜團相處了這麼長時間,他早就思考過一些問題。

 而且如果他真的重視出身,朝堂上將會有一大半的臣子會沒了,所以那些話沒讓他變得惶恐不安,甚至還給了他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