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某種天賦?

 姜恂柔美的長相和稍顯病弱的身體,很難讓人對對方說種田的話產生信任。 

 任誰聽了都會覺得對方只是說說而已,等真幹上,很快就會後悔。 

 不過姜團轉念一想,覺得自己傻了,像對方這樣的皇子說要去種田,也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伺候的人不是擺設。 

 就算對方以後後悔,又想去幹別的,大不了再把事情交給別人,沒什麼大不了。 

 想通這些,他表示見到姜啟會幫忙說一說。 

 得到姜恂的感謝,姜團把目光轉向一邊的姜悟。 

 姜悟算是幾年前“王良人爭寵事件”的另一個受害者,對方的生母鄭少史和姜惟的生母孫良人一樣,都是姜啟娶妻有了長子之後,納的妾室。 

 本來倆人都屬於溫和柔順的性格,可惜鄭少史的智商沒法和孫良人比。 

 說好聽些是單純,說不好聽些就是傻,對方被王良人一忽悠,糊里糊塗就幹壞事去了。 

 幹就幹吧,還自己親自上陣,一點宅斗的技術含量都沒有,藍淑根本不用查,隨便問問,就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 

 也幸虧腦子不大好用,藍淑知道對方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人,只是被人利用才這樣做,給求了情,對方才沒有被姜啟給安排個“病逝”。 

 但是由於對方實在不怎麼聰明,藍淑和姜啟很怕對方佔據高位會鬧出點什麼事,乾脆以犯錯的名義,給對方封了個最低的少使之位。 

 如果以後姜悟沒什麼作為,她估計會在少使的位份上待一輩子。 

 不過傻有傻的好處,鄭少使見過了王良人的死亡,被嚇的不輕,就算位份低些也沒有怨言。 

 平常再安分不過,不是去給藍淑請安,就是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宮殿裡。 

 有些人就算經歷了一些事,懂得了一些事情,依舊能保持性格的天真,比如姜團,比如鄭少使。 

 不同的是,姜團最開始就有自知之明,從沒想搞什麼事,而鄭少使沒有自知之明,被人利用了。 

 所以同樣是傻,前者比較討人喜歡,後者就讓人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