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區N子 作品

第69章 致命的漣漪泛起

 這樣一份判決下來,陸風竹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皇帝的雷霆雨露,雖然其中一個字都沒提及自己,但他依然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

 因為皇帝的判決,方正昊暫時不敢把陸風竹調到行捕司做自己的副手,他便只能繼續待在十里坊做捕頭。

 唐梅因為做劉振嵩的幫兇被收監,儘管張逸卿一再說自己體諒唐梅救兄心切,不想追究她的罪責,可是

國法難違。雖然歷經兇險,可唐放唐梅兄妹總算都保住了性命,可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劉星衍住進劉府,成了劉家的新主人,李寶卿則搬出劉府到一棟別院居住。她對劉振嵩感情很深,每日都到牢中送飯,但劉振嵩卻從未見過她一次。陸風竹頗感訝異,實在不懂這對夫妻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星衍雖然被革去了探花,但做了劉家的主人,有了萬貫家財,還迎娶了張逸卿,可真算的上是春風得意,尤其是在皇帝下旨停辦花魁大賽之後,張逸卿就成了最後一任花魁,兩人結緣更具傳奇性,劉家父子兩代都與花魁結緣,成為了傳世佳話,想一睹兩人風采的人不計其數,劉府門口每日賓客不斷,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接下來數月十里坊平安無事,陸風竹每日就是照例巡街,日子久了便覺得無聊。每次經過韻珠樓時他都會不自覺地向裡面望,可是裡頭的燈再也沒亮過,顧庭月就這樣消失了,這讓他覺得有些悵然。

 十二月十五這天晚上,陸風竹按照慣例在十里坊巡街,天降大雪,行路頗為不便,他來到一家小酒館喝了一壺燙酒暖身,喝完後剛走出店門,就聽見有人叫道:“出人命了!出人命了!”

 陸風竹連忙上前查看,只見一個挑著擔子的小販跌倒在一個小巷子口,臉上滿是驚恐之色,陸風竹順著他的目光向巷子裡一看,只見一個人倒在地上,四周的積雪已被血染紅。

 陸風竹走進巷子中,看見這人臉朝下趴著,他將屍體翻過來,藉著月光看清了死者的長相,這人居然是翰林馮光祿,看樣子應該死了有一陣了。

 馮光祿的屍體旁有兩個用血寫成的字:春日。

 看來應該是馮光祿臨死前用自己的血寫下的,只是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陸風竹還看見屍體旁有一把摺扇,撿起來打開一看,只見上面乃是一幅畫,畫中一個書生打扮的人靠在窗前,舉著酒碗看著天上的明月,在扇子左邊寫著兩句詩: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

 詩的後面寫著:星衍兄雅正。

 在扇子的右側蓋著劉星衍的印章。

 這把摺扇是劉星衍的?

 這時隨著陸風竹一起巡街的李時豐也趕了過來,見到屍體後,嘆道:“臨近年關居然出命案,真是晦氣。”

 陸風竹道:“李二哥,你去找人來把這位馮先生的屍體抬回去吧。”

 李時豐訝道:“頭兒,你認得他?”

 陸風竹想起了他糾纏顧庭月和徐秀貞的場景,苦笑道:“算是和他有數面之緣吧。”

 ……………………

 柳茗泉對屍體進行了查驗,得出的結論是馮光祿是被人一刀從肋下刺入,臟器破裂後大出血而死。

 陸風竹派人在小巷周圍進行查問,只是那條小巷十分僻靜,加上又是大雪天,路上行人本就不多,所以沒人目睹案發的過程。

 當晚,雪下的很大,陣陣寒意湧上陸風竹的心頭,只因為現場那把摺扇,且不論這把摺扇到底是不是劉星衍的,它都預示著馮翰林之死與幾個月前的案子有關聯,是不是那件案子還未真正結束,眼下的命案是前案泛起的漣漪呢?

 陸風竹決定從馮光祿的人際關係開始查起,第二天他來到翰林院問話,翰林院的掌院陳學士接待了他。

 得知陸風竹是來查問馮光祿的案子後陳學士嘆道:“老馮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說沒就沒了呢?他一個與世無爭的窮翰林到底是為了什麼要殺他?”

 陸風竹問道:“陳學士,我想問這位馮老翰林平日為人如何?可有與人結仇結怨?”

 陳學士道:“老馮是翰林院資格最老的翰林,平日裡負責抄寫實錄,起草敕令。他是個書痴,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讀書,皇宮內庫裡的書都被他讀盡了…”說到這裡陳學士發現自己有些跑題,“要說他的為人,除了有些吝嗇以外,其他都還好,至於與人結仇,應該不會,他在翰林院坐了幾十年冷板凳,也從沒聽他抱怨過。其實老馮這人挺有傲骨,當年他的同年有許多已經做了巡撫、尚書,可是他從來不去巴結攀附那些人。當然,要說毛病也不是完全沒有,”說到這裡他尷尬一笑,“就是老馮這個人人老心不老,喜歡流連於煙花之地,那種地方麻煩多,也許老馮是在那裡得罪了什麼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