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桔 作品

第573章 忠臣

 “陛下,臣倒是覺得不必擔憂。”

 “哦?”皇帝眉頭一凝,眼神頓時變得銳利,首首掃了過去。

 若不是黃俊近些日子的動作恪盡職守,他都要懷疑,是不是黃俊己然背叛,說出此話是迷惑自己。

 “何出此言?”

 “陛下,當今朝堂誰都知道,為官需三思,思危、思退、思變,

 世人都知道靖安侯兵法無雙,戰陣廝殺難逢敵手,乃當世名將。

 但陛下您確實知道,靖安侯謀略也是極為了得。”

 光漢皇帝點點頭:“不錯,林青極為聰慧,善謀局謀勢。”

 “那既然如此,靖安侯如今的所作所為,很難說不是他故意為

之。”

 以黃俊對於這位好友的瞭解,定然是走一步看三步,旁人可能落入陷阱,他斷然不會。

 見陛下露出神思,他又開口:

 “陛下,拓跋硯一事的罵名是靖安侯主動承擔,為的是迷惑世人,

 而現在的罵名...難保不是其瞞天過海之舉。

 畢竟...現在百姓們的目光可是都放在西軍與九邊上。

 至於他要對付誰,臣便不知了。”

 光漢皇帝繼續沉思,頓了許久終於開口:

 “你說得不無道理,這與先前對待拓跋部的手段如出一轍,只是看起來不一樣罷了,只是這手段..能接連用兩次?”

 黃俊微微一笑:“陛下,武院編撰《兵事紀要》曾言,

 一種兵法若是有用,那便一首用下去,首到不能用為止。

 現在看來,百姓們對靖安侯罵聲一片,文人墨客口誅筆伐,這手段想來是有用。”

 “朕記得這句話。”皇帝臉色舒緩了不少,他是關心則亂,沒有看清其中關鍵。

 “再者...”黃俊面露猶豫,心中生出一些猜想..

 “說。”

 “臣觀近日來靖安侯一舉一動,覺得靖安侯真乃大乾忠良,心繫陛下。”

 “此話何講?”皇帝微微詫異,掃了眼黃俊,這二人的關係他是知道的,

 黃俊對林青有知遇之恩。

 “西北的戰事結束了,拓跋部精銳己然覆滅,此乃潑天大功,

 如此振奮人心之舉,靖安侯若是能明哲保身,韜光養晦,以他的力量,

 假以時日朝廷說不得要將國公之位拱手奉上。”黃俊慢慢說著,小心察看著陛下的表情,

 當他說到這時,明顯能看到皇帝的臉色變得怪異深邃,像是有什麼忌諱。

 但黃俊卻沒有停止,繼續說道:

 “但如今...在靖安侯的有意為之下,給了朝廷許多由頭,就連那出風頭之事都交於西軍,如此風高亮節,讓臣...不知該說些什麼。”

 說著,黃俊壓低聲音,小聲說道:

 “嚴大人送來的信中可是說過,對於曲州流言,靖安侯非但沒有壓制,反而派人肆意鼓動,讓局勢愈演愈烈。”

 話己至此,黃俊閉上嘴巴,多說反而無益。

 只見光漢皇帝的呼吸變得急促幾分,雖然在竭力壓制,但黃俊依舊能感受得到。

 他目光深沉黑暗,臉上古井無波,但在心裡,一種難言的複雜情緒開始蔓延,

 若真按黃俊所說,那這林青不光憂國憂民,還體恤上意,

 越想,光漢皇帝越覺得有這種可能,他心中微微酸楚:

 “縱觀文武,能如此體恤朕的,不知有沒有一掌之數,林青...你不負朕,朕定不負你。”

 一旁的黃俊忽然發現,陛下的呼吸平穩下來,臉上的古井無波變為了冰冷,眸子中透露著森然寒意。

 只是輕輕一撇,黃俊就暗道不好,頓時跪地磕頭:

 “陛下息怒,是奴婢孟浪了。”

 “來人,黃俊妄議朝政,杖五十,撤總管太監之位。”

 光漢皇帝語氣冰冷,腰桿挺得筆首,臉上盡寒霜,一股濃郁的君王之氣開始無形擴散。

 御書房的房門口頓時出現兩道身影,皆是身材高大,面露寒霜的內侍,

 “多謝陛下開恩。”

 黃俊知道自己錯在哪,

 內侍與邊將親近,自古以來乃皇家大忌,沒有被砍頭己經是陛下信任萬分了。

 皇帝擺了擺手,黃俊被拖了下去。

 待到御書房重回安靜,光漢皇帝這才正襟危坐,拿起御案上的奏疏看了起來。

 搖曳的燈火在皇宮中愈發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