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熊通訓子

 四十七、熊通訓子

 鬥伯比道:“申國周邊全是山地,正好發揮楚軍特長,初戰告捷本是情理中的事情。進入平川,戰局很快就會逆轉。更令人擔憂的是國君初立,周邊諸國尚對我大楚新君頗有疑慮,兵敗之後,若是敵國趁火打劫在半道上伏兵劫殺,國君豈不就危險了!”鬥緡這才如夢方醒,連忙問道:“眼下當何以解救?”鬥伯比道:“速派一支人馬接應國君……”於是不顧旅途勞頓,當即同鬥緡帶領一支人馬趕來,正遇上庸將古須裡追殺楚君,趕緊投鞭救駕,殺退庸軍……

 鬥緡來到熊通面前,撲通一下跪在地上連聲道:“鬥緡救駕來遲,罪該萬死,請國君治罪!”熊通嘆道:“北上伐申,全是寡人之錯,卿何罪之有?只是折了屈將軍一員虎將,令寡人痛心稽首……”

 說話間,忽然一群楚軍綁著一個兵士模樣的人推推搡搡押到熊通面前。熊通定眼一看,正是前晚偷跑出營假說看望老母的那個兵士。有人看見他和古須裡率領的庸兵在一起,庸兵潰敗時他沒能走脫,被追上去的楚兵拿獲。熊通喝道:“你這次又是去‘探望老母’了嗎?”那兵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熊通命人先割下他的一隻耳朵,又道:“你到底是什麼人?快快如實招來。不說就再割下另一隻耳朵!”那兵吃不住割耳之痛,不得不如實招供。原來他本是申國派來混入楚營的奸細,所謂彭仲爽降楚也好,庸將古須裡半路截擊楚軍也好,都是他暗中通過飛鴿報的信……熊通怒道:“要不是你向申、庸報信,彭將軍的家小何至於被害、屈老將軍也不會死……你罪大罪極,死有餘辜,寡人豈能容你?來人,將這傢伙五馬分屍,以告慰屈老將軍及彭將軍家小的亡靈!”

 回朝後,熊通將屈乃父以上卿之禮葬之,其子屈重襲屈乃父之爵,封鬥伯比為上大夫,領司馬之職,統領三軍。

 一天早朝,熊通向眾臣子求興楚之道,鬥伯比出班奏道:“興楚強國,首先要做到國泰民安。荊楚地處蠻夷之地,民族眾多,只有各族眾平等、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共享太平,才算國泰民安;其次是固本強國,創造財富,其實質是廢井田、開阡陌,以啟發耕種者的積極性,多打糧食。庫中有糧,心裡才踏實;其三是強軍興國。軍隊是國家的脊樑,要興國必須強軍。而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光有高昂的鬥志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精良的裝備,伐申的慘痛教訓就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不僅要有英勇善戰的步兵,還必須像中原一樣建立一支強大的車兵,才可以同中原抗衡。實現了這三條,不愁大楚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