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誰欺負誰啊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隨著音樂推到高潮部分,周詡的key也隨之升了幾個調,情緒也變得更為突出。

 前半段平平無奇的調子本來就給了這首歌很多的情感共鳴空間,沒有強烈的情感宣洩,卻在副歌部分觸動人心。

 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了感悟而返璞歸真的人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

 而且周詡在唱的時候嗓音還略帶沙啞,在作品的表達上給人一種滄桑感。

 這種滄桑感不同於陳軒的滄桑,後者的聲音天生就帶有比較強的共情能力,就算他不當歌手,當個心理諮詢師或者情感傾聽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在編曲方面,這首歌還帶有簡單的電音,這是之前周詡的歌從未有過的,對粉絲來說也算是一種創新。

 “沒忍住眼淚,在公司哭出來了。”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歌詞就像是有人在背後給了我一拳,是力量,但是也疼。”

 “三戰考研,聽到這首歌真的破大防,這首歌的歌詞我聽出很多,對青春的感慨,對前路的迷茫,和對未來的期許。走過千山萬水之後才發現接受自己的平凡沒什麼不好的,這是我最後一戰了,也許我天生愚笨,但不是我放棄的理由,這次,是我給自己下的最後通牒。”

 周詡的歌聲感染了不少觀眾,和《海底》不同,這首歌適用在許多人身上。

 很多人在年少時就被家裡人寄予厚望,父母們都認為自己的兒子是人中龍鳳,箇中翹楚。

 就算成績不理想,老師也會以“孩子很聰明,只是不認真學”為理由搪塞,家長就會變本加厲的讓孩子補課補課補課。

 一旦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會各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語重心長的和孩子說。

 “爸/媽這輩子沒能耐,打工養你就是為了讓你有出息,以後不用和我幹一樣的活。”

 而年幼的孩子一直接受這樣的教育和說教,打心眼就會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長大後甚至有心理上的疾病。

 周詡的這首歌則是寬慰他們。

 大家生來平凡,接受就好。

 候場室內。

 “這?”

 隋欣的拳頭攥的越來越緊,她認為自己剛才的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只要鸞鳥發揮的和昨天一樣,就算比昨天強一點,她也有贏的機會。

 現在的情況好像不太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