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 作品

第105章 死亡計劃書

 書桌上的藥還剩下半瓶,整整64顆。 

 嚴承雲不理解既然決意要死為什麼不乾脆一點,非要一顆顆的吃藥,還只吃一半。 

 遺書上的內容他早早就看過了,無非是些厭倦了這個世界,對沒有盡頭的工作感覺到疲憊等一系列話。 

 拿起遺書,底下赫然放著一張死亡計劃書。 

 很簡單的計劃,夏菲爾安打算在七天內結束自己的生命,令嚴承雲驚奇的是第一天下方被畫了一個大大的叉,這竟然已經是第二天了。 

 在計劃表最後寫著一行字——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 

 什麼樣的死法才算聽從命運的安排呢,又是什麼樣的死法才有生還的可能。 

 嚴承雲拿起剛剛從藥瓶中取出的說明書細細研讀起來。 

 這是一種名為託費莫林的藥,作用是舒緩神經,普通成年人一次服用三至五粒即可。 

 副作用是可能會過度刺激神經,更嚴重會引起休克。 

 64粒,可以說是致死量了。 

 垃圾桶裡還有一個空的藥瓶,不難看出夏菲爾安平時也有服用這類藥物的習慣,他昨天應該是把那瓶剩下的都吃了,今天才會新開一瓶。 

 可即使他對藥物有了一定程度的耐受,64顆也依舊是致死量。 

 既然必死,那還談什麼交給命運,又為什麼不全部吃光,總不能是為了節約藥物不浪費。 

 【一位成年公民被發現死在自己家中。】 

 我是來填寫死亡檔案的,因為有人死了,可是我在家中並沒有發現死者,而今天是這位死者試圖自殺的第二天。 

 因果關係是——死人→填寫檔案。 

 而不是先拿著檔案冊上門等待死者身亡。 

 但從我碰不到夏菲爾安這一點來看,這裡的時間和空間很有可能是扭曲的,不在正常的時間軸上,更有可能的是,這是教所對死者生前一段時間的死亡回放,為了更好的填寫死亡檔案。 

 死亡回放沒有必要太長,所以今天是第二天,如果這裡是死亡回放,那今晚他一定會死,否則就沒有意義。 

 就如同岑林說的,時間會給出答案。 

 但不能一味依靠時間。 

 普通成年人、成年公民、教所、津獸,都是重點。 

 為什麼要強調普通,一般情況下只會說成年人或者幼兒,突出強調的是年齡和物種。 

 與普通相對的就是特殊,所以這個世界還有特殊的成年人。 

 成年公民,一般會說男性或者女性,如果不想告訴自己死者的性別,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死者一詞,為什麼要強調成年公民,成年公民在這個世界上究竟處於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