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災民

 只要家裡有勞力的,每日只要肯去上工,不但自己能獲得兩個饃饃,還額外給一斤糧食。

 有了這些糧食,他們也能養活家裡的孩子。

 哪怕日子過的拮据些,但只要能活著,活著等到降雨,那麼後續的日子便又有盼頭了。

 因而他們才不願意豁出性命去搶糧食呢,且不論能不能搶得到,若是自己沒搶到食物,還丟了性命。

 那失去壯勞力的家裡,可怎麼活兒?

 這些人也懂得權衡得失,在還有活路的時候,誰又願意冒險去做賭命的事情呢?

 遂一連走了兩日,路上皆十分順遂。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進入南楊縣境內。

 清晨再次出發前,老宋頭便找到閨女道:“今日我們儘量避開村莊,繞道過南楊縣!”

 實在是,老宋頭來時便覺得南楊縣情況不好,他們現在又帶著真麼多糧食。

 前幾日沒人打他們主意,主要他們人多勢眾,護衛身強體壯,一看就不好惹。

 那些前去府城尋找活路的人,前路還有希望,便沒必要與他們拼命。

 但南楊縣情況便不好說了!

 首先楊縣令,不允許百姓們外逃,縣內卻又沒有賑濟百姓。

 百姓們沒了活路的情況下,看到他們帶著這麼多糧食,肯定會拼了性命上前搶奪。

 人在飢餓面前,會喪失理智,老宋頭寧願他們繞路,也不願意直面這樣的風險。

 宋喜樂寬慰道:“爹,你放心,我已經同喬家兄弟說過了,今日我們繞道小路,不入南楊縣城!”

 即便老宋頭不提此事,宋喜樂本也準備繞道而行。

 且南楊縣如今到底是個什麼情形,便是他們將楊吉送去流放一事,楊縣令必定恨死了兩人。

 他們當然不會犯傻,這個時候將自己送至仇敵手中去。

 一行人由喬大領路,拐入小道,準備繞道而行。

 只是與他們有同樣想法的百姓不在少數,他們剛拐入小道,便遇到拖家帶口,南雲縣百姓。

 與前幾日見到的逃荒的百姓不同,今日遇到的百姓精神更為萎靡,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