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醉蓬萊 作品

第54章 小善可解大憂

 雨燕銜田泥,紙鳶乘風起,梨落鋪小徑,春耕農人急。 

 剛經歷過大旱與蝗災的屯陽郡好不容易迎接來了新的一春,在雨水的滋潤下,花開草長鶯飛,農田裡一副熱鬧的氣象。 

 蕭允荷登上筆架山,看到了一些殘存的簡易工事,除了燒的漆黑的石頭與樹木外,曾經大哥嘴裡熱鬧非凡的筆架山木材交易集散地已然沒有一點點痕跡的存在了。 

 山下的農人們忙著春耕,因為才大旱結束,下的一場不大的雨根本無濟於事,所以很多農人們互相幫助著從筆架山的另一邊的怒滄江取水,費時費力不說,還難以解決眼前的難題。 

 蕭允荷觀察了一陣後,下了山,攔住了一個忙碌的老農,詢問起為何不從怒滄江引一條水渠過來,這樣不僅能解決筆架山這邊耕田的長期用水問題,也能為農人節省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那老農狐疑的盯著蕭允荷半晌,好像在看一個傻子般,最後不耐煩的將蕭允荷趕到一邊,他還忙著接遞水桶呢。 

 還是旁邊一個心地善良的大娘看不下去了,將蕭允荷扯過一邊,詳細講述了其中的緣由。 

 筆架山山勢並不高,確實阻攔了怒滄江,怒滄江也因此從這裡改道,所以靠山這一邊的窪地農田往年還好,這幾年因為乾旱的緣故,收成減少,農人們便更加困難了。 

 本來農人們開山伐林是有為開渠做打算的,奈何後面出了反叛的事,所以現在這件開渠這件事,是提都不能提的。 

 筆架山的事蕭允荷都從孫大娘那裡知道了,沒想到其中竟然還有這等曲折。 

 也就是現在這些剩餘的農人中,有很多家庭是受到牽連了,難怪剛才那老農的眼神如此奇怪。 

 蕭允荷原本以為康富強鎮壓叛亂沒有受到波及是因為昌王李明洛的緣故,後來又得知康富強是皇帝這邊的人,更有傳言說這場叛亂是昌王試探皇帝的手筆,種種揣測都有,錯綜複雜,令人難以分辨真假。 

 不管如何,蕭允荷仍是決定從筆架山這邊著手,孫大娘的話她不是不信,若是能再找到一兩個知情者,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