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2章

 溫言奇拍了拍褲腳的塵土,附和道:“心境不同嘛,人在往前奔波的時候,哪管什麼景色。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風景。有人極力修飾生活,也有人恬淡曠遠,絢爛之極總會歸於平淡。像陶淵明那樣樸素真率,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的還真沒幾個,不過有時看到這樣的景色,想想田園生活豈不是更好,要和誰爭,要和誰搶呢,其實爭搶的都是自己。但真真讓步了,遠離了,卻又舍不下那個心來。終歸是個俗人。” 

 劉紹剛說:“現在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少了,上次來還是景色,下次來就不知變成什麼樣了,也許是個魚塘,也許是個農家樂,找幾根木頭,掛幾串辣椒,玉米什麼的,明都的車一來,儼然一個度假勝地。幸虧言奇終究是個俗人,要真準備歸隱了,可得抓緊,好地方可不多了。” 

 溫言奇笑道:“我哪裡有那個命!”,汪寧一直在水邊怔怔坐著,不時的打起涼棚往遠處看去,兩人招呼汪寧往回走,下坡的路卻是越走越熱,不覺得汗已浸溼衣領。 

 進了山谷,遠處隱隱看見一棟白牆灰瓦的院落。劉紹剛便說到了。漸漸走近,溫言奇怪道:“這是什麼地方?倒是和其他的農家院落不一樣”,劉紹剛笑笑說:“這也不是農家樂,吃的也不是打著幌子的農家菜。我這朋友原在省政府辦公廳,後來看破紅塵,歸隱鄉下,開這個店也純屬自娛自樂”。 

 說話間,只見十幾棵梨樹分散開來,梨花正開放著,地上砌了鵝卵石的小徑,彎彎曲曲。顯得格外幽靜,大門半掩著,門頭上書“觀園”二字。一個高個中年人站在門口,衝著劉紹剛打招呼。劉紹剛指指溫言奇和汪寧,介紹道“言奇和汪寧,原本給你講過的。”,中年人伸很自然的伸出手道:“記得記得!紹剛說過很多次了。” 

 劉紹剛又對溫言奇汪寧說:“譚原,譚總”,溫言奇忙伸出手握了。譚原笑道:“紹剛盡說笑,哪來的譚總,躲在山裡混口飯吃。” 

 溫言奇卻說:“譚總謙虛了,如今在城市裡才叫混飯吃,山裡都是挑揀著吃了。” 

 譚原哈哈一笑,引客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