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96章

 楊兆文環視一圈,說道:“大家都說說吧!早議,早定,早執行!” 

 半晌,人大主任向繼平開口道:“那我就先說說?這些個煤礦呢,我任副縣長的時候就在,如今我到人大都好幾年了,時間不短了。想來也是我們工作的疏忽,這麼些年來,只是搞安全檢查,忽視了手續問題。不過這裡面也有個時間不同,處理方法不同的問題。開礦那幾年,再坐的各位也都知道,什麼事情都不正規。有時候想較真,還真就沒那個條件。” 

 “溫縣長剛才說的,有些,我是贊成的。那就是山區這幾個礦井,再讓開下去,意義確實不大,稅收少,風險高,汙染大。這麼些年,我路過的時候,綠茵茵的草地,偏就有這麼幾個煤礦,黑黢黢的,看著都不舒服。”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停下來的問題,顯然……拖是不行的。溫縣長剛才講的直接收回,也有道理,我只是覺得是不是……啊?這個詞怎麼講?嚴厲了些?可能我用詞不太合適。不過意思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十幾年來,縣裡沒有追究過合法合規的問題,當然,有的也是現在才過期。現在猛的一查,直接就關停封礦了,合不合適?縣裡給他們是不是該有個說法,不合規,前幾年怎麼不說”? 

 “能不能換個方法,低調處理穩妥些”? 

 向繼平說完,看了眼楊兆文,楊兆文並不看他,只是看著桌子上的方案。 

 “向主任講完了”?楊兆文問道。 

 向繼平點點頭。 

 “那劉主席呢”? 

 劉仕武坐直了些,笑道:“我大致同意向主任的意見,溫縣長的方案說的也有道理,開,肯定是不能再開,就看怎麼停。但無論怎麼辦,都是個得罪人的事,我和向主任都是二線了,這事只怕是給縣委,政府搞了個麻煩”。 

 楊兆文說:“劉主席說的不對,怎麼能是二線呢?縣裡四套班子嘛。你和向主任又是縣裡的老領導,過去的事情自然清楚,若體諒縣委政府的苦衷,不如我們成立個小組,劉主席出面解決了,我和溫縣長也能躲了清閒”? 

 劉仕武仰頭哈哈一笑,“楊書記說笑了,看向主任吧,我們政協辦不了這麼大的事”。 

 楊兆文不接茬,指了指縣委副書記李輝。 

 李輝正色道:“一致的話,我也不重複了,坦白講,剛才向主任和劉主席的顧慮,我也有。不單單是簡單的封礦的問題,一旦封了,就得有個說法,還有,煤礦工人怎麼辦?上次事故的幾個家屬子女,我們還協調到礦裡上班哩。我的想法,縣裡能不能適當的給予補貼?當作降低成本也好,補償也好,這個看怎麼說,儘可能的不要產生其他矛盾”。 

 這就算到正題了,剛才向繼平和劉仕武,和了和稀泥,引出了李輝的這句話。溫言奇琢磨著,李輝的後半段話,自己倒是沒有考慮。不過礦若是能直接封了,礦工分流到其他公司,應該也不是難事。但終歸表明,溫言奇提的方案是不完善的。 

 有了前面三個人的說法,溫言奇的提議倒是被淹沒了一般,後面幾個人的說法都圍繞到怎麼降低影響,怎麼穩妥上來了。 

 溫言奇不禁唸叨,這就算是跑偏了! 

 正懊惱之際,旁邊有個人突然說了句,“我說幾句吧!幾個常委說了半天,大致都說了一個意思……”,馬寧波坐在溫言奇旁邊一直不做聲,溫言奇聽了常委們的糾結,甚至都忘了還有這麼一個人。 

 馬寧波看了看楊兆文,又環視一圈其他人,清了清嗓子說道:“我贊成溫縣長提出的方案,首先得明確這麼幾個問題。第一,這些礦開了十幾年,有的手續不合規,有的到期。這個是事實。第二,現今不比往日,剛才向主任也說了,風險大於收益,破壞大於治理。再任由開下去,會有什麼後果?我們也看的清楚。第三。降低成本還是適當補償,沒有依據。” 

 “基於以上幾個理由,我看,溫縣長的處理方法倒是乾脆。” 

 “我們有必要糾結給他們什麼說法嗎?沒有!大家都在迴避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礦當初是怎麼開起來的?說他們是人情礦也好,批條礦也好,總歸一句話都是先上車,後買票!有的票據是拼的,有的坐過了站,還拿著那張票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