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98章

 一些代表趁寒暄之際,就試著向溫言奇反映問題,溫言奇當面囑咐韓雲輝和秘書方超,將這些情況都記下來,以後逐一核實解決,來人覺得縣長不拿架子,還好說話。漸漸地就有人說出了倒比楊兆文好些的話來。 

 溫言奇自然聽不見這些,反映的問題有輕有重,讓秘書記下來,也不見得都要自己處理,或者當場表態,畢竟只是一面之詞,越是基層越是這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乍一聽彷彿挺有委屈,可一調查又不是這麼回事。可不管怎麼樣,當場讓人記錄了,本身就表明了溫言奇的態度。 

 關於報告,辦公室仍舊和省裡、市裡的搞一個路子,也是組織了幾個秘書通宵趕稿子。溫言奇看見了,也沒說什麼,畢竟上下都這麼一個招,就一個報告而已,每年都這些事,早早著手,早早定,到時間還不是輕鬆拿下? 

 偏要強調“通宵”和“趕”兩個字,無非是表明辦公室的重視和秘書的辛苦。縣裡的秘書雖不是住賓館,但在辦公室裡乾的也是熱火朝天,時不時的就來徵求溫言奇的意見。這個目標是不是定的高了些?此項工作是不是也得強調幾句?關於這些,溫言奇總是大度的手一揮,指示道具體工作找具體部門定,目標比往常適度提高些即可。關於前一點,你提了或者不提,本身也沒幾個人在意,代表們煞有介事的聽聽,論論都是走過場,術業有專攻,外行能聽出個什麼門道來?至於後一點,溫言奇相信,上層的數字,專家還能做些解讀。縣裡的數字,誰又會介意?現在講求個gdp每年增長多少,7%還是6%?常人也鬧不清楚究竟差多少,無非比往年大些而已。到時候數字怎麼統計,又有多少人深究這些? 

 溫言奇記得廳裡有個人是從縣裡調上來的,原在旅遊局工作。一次聊天說縣裡統計當年旅遊人數,偏巧落到他頭上,這傢伙隨意打了幾個電話,問問車站,賓館。又查了去年的數字,隨手便寫了個35萬人次,年底就被寫進了縣長的工作報告,當時還心有餘悸,自己隨便編了數字卻被領導當了真,後來一看也沒什麼,竟沒有一個人深究這個數字的來歷。從此以往膽子大了,每年都會加個幾萬人,碰上個長假,一次就能胡謅個三四萬人!末了還感嘆,“他孃的,辛虧換了單位,若是一直幹到退休,能編出個上百萬人來”! 

 溫言奇覺得,數字只是個符號而已。越往下越應該講求些實際的東西,比如出行是否方便,就醫是否便捷,物價能不能少漲?錢包是否增加諸如此類的東西,至於其他,還不就是個雞的屁! 

 有了前面的鋪墊,溫言奇的選舉當然進行的順利,兩百多個代表只有一個人反對。自己也不在乎這個人是誰,搞不好是人大編排的群演也說不定。人大主任向繼平見了溫言奇倒是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居然還出了個岔子。溫言奇客套一番,“自己初來乍到,能有這樣一個結果就萬分感謝了,哪裡還能埋怨向主任”? 

 就這樣,溫言奇正式成了雲州縣縣長。 

 臨近春節,照例要拜會上級領導。韓雲輝告訴溫言奇,以往都是縣領導事先和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溝通好,辦公室安排人帶著司機去送。鑑於交通局的事例,溫言奇覺得,像章書記,唐市長、副書記張相偉幾個人,自己還是親自去好些。後面想想,又加了發改委的雷文耀,城建局的孟向東和省裡幾個重點廳領導。 

 剩餘的市局和省廳,讓韓雲輝一一給縣局頭頭打電話,認識門了直接去,不認識了找分管縣領導帶著去,從今往後,不允許再有縣局不認識、不熟悉省廳處長,或者廳領導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