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155章

 張斌的火電項目進展倒是很快,沒多長時間,投資就已經到位,合著另外幾家項目也要開建。按照溫言奇的吩咐,縣裡便組織了集中奠基儀式。

 溫言奇專門去市裡邀請張相偉。。

 市委有楊立新在,溫言奇次次都跑不空。但即使如此,只要雷文耀坐鎮辦公室,溫言奇總是先在雷文耀辦公室攀扯一番,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再問問張書記在不在。

 便利是便利,規矩是規矩,有了便利忘了規矩是大忌。這個溫言奇自然懂得。

 今天雷文耀不在,溫言奇就不用繞彎子。

 張相偉一直對數字很敏感,說的再多,沒有具體數字,在他這裡都會覺得空洞無物。溫言奇說了來意,張相偉便習慣性的問了幾個數字,得到肯定答覆後,張相偉才微微點了點頭,但卻不明確表示是否出席奠基儀式。反過來告訴溫言奇,市裡最近準備就農村的特色化發展召開一個現場會,如果沒有其他變動,會場就放在泉林,雲州做好準備工作的同時,就海棠峪的發展還要做個經驗介紹。

 溫言奇見張相偉表情很好,便順勢拍了一把,“張書記,要說海棠峪的發展,還是得說市委的領導和支持,如若不然我們又能發展成什麼樣?”

 張相偉卻說:“你們選對了路子,市裡當然要支持,但是,主要工作還是基層同志在幹嘛。”

 溫言奇笑了笑,嘴裡仍然唸叨:重點還是得感謝張書記……

 張相偉捋了捋頭髮,往後靠了靠。溫言奇見張相偉似乎還有話說,便起身給張相偉的杯子裡添了水。

 你們在康鎮要求產業化投資,搞了這些年,正式投產的項目有幾家?

 溫言奇如數家珍的說:“張書記,正式投產八家,計劃投產十一家,有些項目還在溝通。”

 “嗯……”,張相偉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十九家企業……我注意到了,雲州今年的稅收增長是比較快的,你去年同我講的話算是沒有誇口。”

 溫言奇謙虛的笑了笑,“我們也是按照市委的要求,加大招商力度,拓寬投資渠道,加緊了幹,不敢疏忽大意。”

 “康鎮原有的資源型企業,也就是說沒有產業化的還有幾家?”。張相偉又問。

 “還有3家。”

 “再擠一擠他們”,張相偉點了點桌子。“大方向已經是產業化投資,現在還是挖了賣的企業,再存在下去毫無意義。自己有條件的,儘快轉型,沒有條件的,你們可以做工作,讓大企業,原意投資的集團來,怎麼搞,方式可以靈活些,但結果還是要明確的,就是要產業化,形成規模。”

 溫言奇說:“張書記,我們也是這樣考慮的,就像您說的一樣,單純的採挖資源,對縣裡百害而無一利,對企業也是一錘子買賣。蘇梅她們也多次組織參觀,洽談,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對!”。張相偉的聲音大了些,“政府應該招商引資,應該服務企業,但怎麼搞,怎麼發展,還是要附合政府規劃!企業要效益,政府要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是相互統一的。但反過來看,現在又不同於以往,什麼事見效快,就急功近利的搞什麼事,事實證明,越是效益超乎預料,就越是短期行為。攤子不要鋪的過大,重點是能消化的了,將大體量轉化成高質量,將高質量提升成高效益。凡事都要看的長遠些。不要怕打基礎,基礎紮實了,回報自然就好!”

 溫言奇不停的點頭,自己是來邀請領導出席奠基儀式的,現在市委書記說了這麼一大段,要求不少,也不乏肯定的意思,可溫言奇總覺得這些話似曾熟悉,腦子裡就打了轉轉。張相偉說攤子不要鋪的太大,要消化的了。唐斌同自己談話時就說過這樣的話,但仔細想來又和張相偉說的有些不同。唐斌只是泛泛一提,張相偉說的更具體。

 溫言奇琢磨,張相偉這樣一說,怕是不會出席活動了,更何況後面還有個現場會要在雲州開,市委書記短時間不會兩次到雲州站臺的。

 相較於康鎮,張相偉明顯對海棠峪這樣的工作更感興趣。只是這次的活動涉及企業比較多,對溫言奇來說,市委書記若是不出席,多少覺得有些可惜。

 果不其然,又說了幾句正事後,不待溫言奇開口,張相偉便說:“省裡還有個會議,這次的奠基儀式我就不參加了,廖市長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就請廖市長代表市委市政府去。”

 縣裡工作自然不能影響省裡的會議,溫言奇只好稱是作罷。

 退出張相偉辦公室,看見雷文耀辦公室的門開著,溫言奇敲了敲門,徑直進去。

 雷文耀正拿著電話點頭如搗蒜,見溫言奇進來,便招了招手。

 待雷文耀放了電話,才開口道:“剛才找你請示張書記,你卻不在,上班時間,雷主任也不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