翃洺 作品

第156章

 見溫言奇如此態度,何文越就有些惶恐,嘴裡應和著溫言奇,兩隻手不由自主的搓著。 

 何文越說:“書記,說實話……,本來打算在水利局做些一般工作就知足了。我知道,如果沒有您,我根本到不了農業局,更何況任局長。您放心,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肯定把握好,絕不辜負您的關心!” 

 溫言奇卻擺了擺手說:“不能這麼說,公道自在人心,對於你的崗位,不單是我,還有蘇縣長及整個常委班子都是達成共識的。是人都有缺點,但瑕不掩瑜,我們還是要看長處。能將你放到這個崗位上,就說明縣委對你本人是給予信任的。我今天說的多了些,歸根到底還是希望我們所有的工作都能經得起檢驗!將來無論誰來,都能拍著胸脯告訴他們,沒有問題!對吧?” 

 溫言奇這樣說等同於告訴何文越,他在李輝時期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被免職也僅是迫於李輝的壓力做出的不正確決定。何文越不清不楚的瞎混了幾年,終在溫言奇這裡得以昭雪,對溫言奇本人自然抱有感激之情。更何況,當年處理何文越時,溫言奇就很不滿,在常委會上說的話,何文越也清清楚楚。 

 溫言奇思前想後的說了這些話,不是期待何文越直接否了高文勇。那不可能,也不合規矩,他更知道農業廳、王力以及高文勇能找的其他七七八八的關係,最終總會有一個落腳點,高文勇認為這個落腳點是溫言奇。但溫言奇或者其他縣領導不就範的話,落腳點就只能是農業局,只能是何文越了,這就是所謂的縣官不如現管。 

 而溫言奇現在希望的恰恰是這個何文越“不管”。何文越在招投標中不插手,不說話,其他人的干預就等同於無。農業項目想繞開農業局,怎麼可能? 

 項目雖說大了些,但內容無非平整土地,水渠道路之類,談不上什麼施工難度。明都的企業能做,市裡或者雲州當地的企業照樣可以做。同等的機會,越是當地企業,機會就越大,高文勇的關係體現不出來,自然會淹沒在市縣企業的汪洋大海中。 

 這樣做有什麼後果?溫言奇想過,如果高文勇真的不中,第一個受影響的必定是何文越,以後在農業廳恐怕吃不開了,支持之類的可能也會大打折扣。可那又有什麼關係?這個處長或者那個廳長還能坐一輩子?高文勇也不見得通吃了農業廳吧?況且廳裡對縣裡就是個指導而已,何文越的仕途終究還是縣裡說了算,溫言奇的認可才是何文越的終極。 

 再就是自己了,王力對自己會怎麼樣?或者高文勇背後還有什麼人會對自己怎麼樣?想到這裡,溫言奇心裡不禁嘆了口氣,這些事是想不明白的,你永遠不會完全猜透別人的心思。走一步看兩步勉強可以,再遠些,誰又看的清? 

 何文越再一次表態後,溫言奇就不作聲了。 

 看著何文越輕輕關上了門,心思卻飛出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