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吵來吵去,正主不在

 分明前世的時候,青州一直也沒出過什麼事啊。 

 是因為他的重生,改變了某些事物發展的走向嗎…… 

 燕承昱迷迷糊糊地回了寢殿,衣服都沒來得及脫,就睡著了。 

 在睡夢中,他似乎看見了戚硯在向他招手,問他怎麼還不來。 

 他想說:“再等等自己 ”,可是張了張嘴,卻怎麼都說不出口。 

 直到他失去了意識,再次沉沉睡去。 

 ………… 

 陽光透過雲層,灑向地面,光影斑駁,卻充滿了溫暖的氣息。 

 就像黑暗過後,見到的也是光明一樣。 

 金鑾殿,是平日裡大臣們上早朝,和議事的場所。 

 也可以說,這裡就是整個大燕的政治中心和權力核心。 

 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會源源不斷的旨意,通過丞相,六部,各方官員,發向四面八方,執行不同的功能。 

 可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勾心鬥角,更別說還是一堆聰明人匯聚的地方,更是烏煙瘴氣。 

 因為這些大臣吵架的時候,也是罵人不帶髒字,還能扯出來一長串話。 

 比如今天早朝,大臣們吵來吵去,吵的都是一件事,就是太子該不該去賑災。 

 這裡分為兩派,一派支持,一派反對。 

 支持的官員,為首的是左相——衚衕採。 

 他支持太子賑災,說的理由是:“臣以為太子既然有此心,願意以民生為重,實乃我大燕之福。” 

 “青州災情一直未曾治理好,若是殿下能親自前去,也是青州百姓之幸。” 

 “所以,臣支持太子殿下趕赴青州賑災。” 

 反對的人,則是禮部尚書姚忠,此人滿心滿眼都是仁義道德,看不得任何有違祖宗禮法的事。 

 況且最近燕承昱和戚硯的事傳的沸沸揚揚,這個老頭更是看不慣。 

 如今燕承昱要去青州,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從諸子百家,說到儒家學說,扯到了程朱理學,再到祖宗家法。 

 他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地說了大半個時辰,說的有些大臣已經目光呆滯,恨不能快點下朝。 

 而姚忠還能以一句“所以,臣覺得太子殿下不應該去青州賑災”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