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坐山觀虎鬥

 

京城裡各方勢力暗潮洶湧,而遠在西南的金燕城也是掀起軒然大波。

 

自五萬兵到來,端王便不再隱瞞身份,公佈了剿匪事宜。周遭官員富賈大都心思浮動,削平了腦袋想往上湊。

 

金燕城是個平平無奇的小縣城,遠離京城又離邊關有點距離,土地雖好但山脈眾多難以開墾,若不是這次端王在這兒出了事,恐怕許多京官都不知道有這麼個城。這裡的人窮其一生都不會有機會碰到皇親國戚,更別說是一個封了王的皇子了。

 

可正是因為身份有著天壤之別,金燕城的人連拜帖都遞不到端王眼前,只能在據說是端王暫住的客棧附近徘徊。

 

而此時的端王並不在城內,他正在當日出事的那片山林間查看。

 

他是怎麼從這金燕城西邊的山林裡,跑到金燕城東邊的山上去的?

 

這片山林離東山村有近百里路,那日他身負重傷,又落馬失了馬匹,便是有人揹著也跑不了這麼遠。

 

想到自己在秦烈的忌日出現在秦烈的墳邊,他本不太信鬼神之說,但此時也不由得懷疑,難道是秦烈的在天之靈救了他?

 

可他與秦烈素無瓜葛,非要說共通之處…只能說都是男的,然後身量相似他還略瘦幾分,便是秦烈真的有靈又為何要救他?

 

褚時鈺想著不由得有些心虛,秦烈會知道自己看上他妻兒了嗎?

 

但褚時鈺隨即又眯了眯眼,還有一種可能,那便是秦烈原本是要奪舍,將他挪到墳邊,想佔他身軀與妻子再續前緣,但是失敗了。

 

這麼想之後他就覺得心安理得了,你奪舍失敗,就不能怪他想鳩佔鵲巢…雖然他也失敗了。

 

“將軍!周圍幾十個山頭都探過了,共找到兩處山匪據點,估計人數不會過四千,要直接攻寨嗎?”一魁梧副將稟告道。

 

褚時鈺回過神,看著眼前的蒼翠山林淡聲道:“圍困即可,在周遭尋幾個地形合適的地方安營,準備長期駐軍。向山寨傳去消息,前兩千投降的不殺,送去邊關做苦役。”

 

“長期駐軍?這…聖上會同意嗎?”副將遲疑著。

 

“這裡離邊關不過三日路程,分配給邊關的糧草物資也常從這裡走,平日駐軍把守一可震懾匪類,二可隨時策應各方,日後本王稟明父皇,父皇會同意的。”

 

“是!”

 

只要上面沒問題,副將對端王的決定就不會有異議。

 

西南全軍都對端王運籌帷幄的本領推崇備至,西南軍去年出了內賊與緬籲敵軍裡應外合,敵軍繞到後方破了邊關,八萬將士含恨戰死。

 

而端王自請領兵十萬馳援西南,三日便撕開敵軍陣線,帶來糧草物資與邊關軍匯合,重整邊關三十萬大軍。而後不僅把敵軍逐出大夏國土,且趁勝追擊,擊殺緬籲幾位大將,一路打到緬籲王城外,逼得緬籲王俯首歸順簽下條約,緬籲淪為屬國。

 

當然,端王回京途中遇襲,全軍上下莫不是義憤填膺,前些日端王調兵剿匪,全軍都自告奮勇的要跟來,可惜端王明令只調五萬兵。

 

且不論上面的達官貴人對端王剿匪的事怎麼想,金燕城及周遭的百姓無一不是拍手稱讚。特別是金燕城西側的村莊,幾乎每家都被搶過錢財或有年輕女眷被掠走,之前不少村鎮自發組織了民兵抵抗山匪,可惜散兵遊勇連自保都難。

 

而在遠些的東山村,柳如思也怔怔出神,秦烈的死因是山石滾落,可若沒有遇匪時受的那一刀,是不是結果就不同了呢…

 

牛車停在院門口,今天又是該給城裡送貨的日子了,將訂單的四籃蛋裝上車,柳如思又進去拎出兩籃。

 

“小叔,聽聞有不少百姓主動給剿匪的將士們送去米糧,這兩籃雞蛋你幫我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