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朝末太子

京城的一角,樸實而清雅的庭院中。

 

“微臣湯藏見過端王。”清瘦的中年男人躬身作揖。

 

褚時鈺點頭致意,徑自在亭中石凳上坐下,看著周圍青翠的竹觀,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問,難道說‘你看看本王有沒有病?’

 

“殿下為何事而來?”湯藏也在對面石凳坐下,拎起燒熱的水壺,沖泡清茶。

 

“這世上有蠱嗎?比如能使人鍾情的情蠱?”

 

其實褚時鈺覺得這個是能解釋的,但不可能是柳如思下的而已,或許是他人給他種了情蠱,陰差陽錯作用到了柳如思身上。

 

“微臣未見過,不知有無。這等玄異之事,殿下該去問僧錄司或道錄司,欽天監一職是觀天象,定曆法的。”

 

瘦長的手分過茶杯,放在對面尊貴之人身前。

 

“許多僧侶、道士都是欺世盜名之輩,本王沒功夫去分辨真假。”褚時鈺對這事的在意程度不高,若能簡單就解疑那好,不能也就算了。

 

不過說到道士,褚時鈺便想起一人,遲疑的問:“監正觀天象可就是觀天?可能知曉天機?”

 

湯藏定睛看了看端王,古井無波道:“抬頭看天空是觀天,觀風雨之勢星辰變化是觀天象,明日是否下雨,也是天機。”

 

這似是而非的說話方式,像是一類的,於是褚時鈺直接些問:“監正可知道拜天觀,可認識那裡的觀主?”

 

清瘦的臉抖動了一下,放下手裡的茶杯,湯藏直視問:“殿下從何處聽得此觀?”

 

褚時鈺見對方神情有異樣,但一時不知為何,於是含糊說:“本王回京路上曾聽聞,據說此觀有仙,可曉過去未來之事。”

 

湯藏遲疑了片刻,出聲說:“殿下將來若遇此觀,和此觀之主,最好小心提防。”

 

“這是為何?”褚時鈺更是疑惑,觀已登,觀主已見,除了紙條讓他憂慮了些時日,並沒有什麼異處。

 

“微臣也是聽說的一些前塵往事…”

 

“但說無妨。”

 

“殿下可知道前朝觀天象的職位,司天監?”

 

褚時鈺神色微凝,大夏立朝已經五十年有餘,前朝餘孽雖然已經如槁木死灰,但還是需要提防的。

 

湯藏見端王有重視之意,就繼續說:“這司天監的中央道場,就叫拜天觀。”

 

“殿下應當知道,前朝來自北方草原,本族人口不多,許多官職都由我族之人擔任。是以,前朝覆滅之後,我大夏直接延用了許多前朝官員,一些無關機要的部門甚至是全盤接收,欽天監,便是之一。”

 

這也是褚時鈺疑惑之處。

 

“觀天象的職位很必要,但沒有能左右朝政的職權,就算前朝司天監有人逃出,立了拜天觀,那又如何?”

 

“不只是司天監本身的事。”

 

湯藏為端王和自己續上茶水,接著說:“欽天監內的職位,通常都是子承父業,一脈相承,微臣祖上,就是司天監的監正。也就是說,欽天監基本繼承了整個司天監,只除了拜天觀。”

 

話音停下,湯藏為茶壺中又添了一遍熱水。

 

褚時鈺冷瞥,這監正清心寡慾的樣子,看不出還喜歡吞吞吐吐賣關子。

 

見端王冷眼,湯藏微微笑起:“因為,在夏太祖入主京城之時,拜天觀就被一把大火燒燬了,還燒了裡頭不少推演卜卦的藏書。”

 

聽他又有停下的意思,褚時鈺冷冷捧哏:“何人燒的?”

 

“前朝最後一個太子。”驚雷驟響。

 

瑞鳳眼大睜,普通前朝小官和皇族之後是兩碼事!褚時鈺聲音略顯凝重問:“你的意思是,新建的拜天觀與前朝太子有關?”

 

“不一定,但十有八九。”

 

湯藏不再掖著,侃侃而談道:“前朝末太子不喜朝政,醉心陰陽卜卦之術,只要前朝皇帝未召見,就都在拜天觀中足不出戶。”

 

“那時夏太祖兵臨皇城下,末太子才得悉家國危機,在拜天觀大喊大叫,質罵上蒼不公,司天監的官吏小卒統統被趕了出去。”

 

“而後拜天觀燃起大火,正值兵荒馬亂之際,沒人去救火,也沒人去關心末太子是否還在裡頭。”

 

“直到京城內大局已定,拜天觀已成了一攤焦木黑灰。後來收拾殘局,裡頭沒有發現屍體,因火勢那般大,許多人覺得是燒成灰了,也有人覺得是末太子趁火情掩飾,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