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千古第一奸臣

 甚至於,用來作為培養基的米漿,都是作為貢品的江南貢米。

 本來,用玉米澱粉製成的米漿作為培養皿最為有效。可這個時代,那裡去找玉米。

 朱玉平發現,經漕運運抵京城的江南貢米作為培養皿,居然也有著不錯的效果。絲狀菌和球狀菌的發酵過程還有所不同,溫度基本上都是控制住二十五度左右。超過二十八度,將會明顯降低發酵產率。還有就是ph值不能超過7.0,青黴素在鹼性條件下狀態非常不穩定,甚至有可能造成前功盡棄。

 這些,只能靠著不斷的摸索實驗了。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重新實驗。

 如果說這些都可以想辦法解決,那麼對於好氧的青黴素發酵來說,溶氧濃度直接影響到整個發酵過程。溶氧弄滴低於百分之三十,產率就會急劇下降。低於百分之十的飽和度,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有可能,投入進去的幾十萬白花花的銀子,一下子都有可能打了水漂。

 而如何解決溶氧問題,以這個時代的生產技術,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此外菌絲濃度,菌絲的生長速度等等這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不是朱玉平自幼在藥廠跟隨母親,對此生產過程司空見慣。在這個時代想做出青黴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什麼用米漿過濾培養,這種神乎其神的方法,也僅限於影視劇中罷了。現實中,就算做出來青黴素,其含量也會非常的低,對於治病救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朱玉平在這邊辛辛苦苦的工作,在城北夜以繼日的搞研發。甚至於,那些剛剛耕種下的新型農作物,都有些荒廢。

 即便是這樣,朝中的御史言官們,彈劾朱玉平的奏疏都堆成了小山。

 要知道,二百萬兩的國庫稅收,對於大宋意味著什麼。這筆錢,可以用來興修水利、賑濟旱災澇災等等各種災害,還可以開闢漕運航道。或者是,治理黃河。

 而朱玉平拿了這二百萬兩的國庫稅收,卻去了城北搞什麼瘟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