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三百四十章 層層上報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鐵匠李就在等待這樣一個機會,他在馬幫遊走。一來可以躲避張雲鵬的追捕,二來,他能有機會接近金人。

 

金人殘暴,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打草谷,漢人在他們眼裡,和牛羊無異。

 

可是有一點,金人比較善待能工巧匠。並不是說他們有多心善,而是金人還處於部落社會。他們,是靠搶掠起家的。

 

搶掠而來的物資歸自己所有,搶掠而來百姓,則充當為奴隸。

 

只有那些能工巧匠,才會得到他們的善待。只因為,他們的生產力極其的低下。

 

生產力的低下,使得這些金人們對於生活物資的奇缺。他們是靠著遊牧遊獵生活的,對於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稀罕物。

 

盛極一時的蒙古草原王朝,入主中原之後建立了元朝。可是到了大明朝時期,他們竟然連一口鐵鍋都成了稀罕物。

 

首先就是資源和技術限制,蒙古地區鐵礦資源相對匱乏,而且蒙古民族在冶煉和鑄造技術方面相對落後。這導致他們難以自行製造足夠的鐵鍋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還有蒙古與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並不頻繁,尤其是在與中原地區的貿易中,鐵鍋等金屬製品往往受到嚴格控制,不易獲得。這進一步加劇了蒙古地區鐵鍋的稀缺性。

 

為了解決鐵鍋稀缺的問題,蒙古民族採取了多種措施。一方面,他們通過與其他民族進行貿易來獲取鐵鍋等金屬製品。蒙古民族也積極學習中原地區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嘗試自行製造鐵鍋。

 

或許有人會奇怪,這不扯犢子了。草原部落他們鎧甲和弓箭都能製作,而且比中原製作的更為精良,怎麼連一口鐵鍋都造不出來了。

 

還真就造不出來,鐵鍋,和這些東西都不一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應用生鐵的國家,春秋年間就出現了生鐵製品。比起歐洲來更是早了一千九百多年。而發展到明初洪武年間時,明朝官鐵的產量就高達9332噸,是宋朝鐵產量的兩倍多,這也就意味著,長期以來,鐵鍋的鑄造材料,就是由中原漢地地區獨家掌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