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三百五十章 困城

朔州城,岳飛帶著太原十八騎。分四批入城。為的,就是不想引起金人的懷疑。可他們,最終還是低估了金兀朮。

 

金兀朮大營,當手下們來報,說是有幾個不明來歷的人入城的時候,金兀朮的臉上明顯多了一絲懷疑。

 

“你是說,有漢人入城?”金兀朮再次的問了一遍。

 

那手下點了點頭:“是的大王,他們有五個人。說是,來朔州做生意的商人。”

 

金兀朮皺了皺眉頭:“商人,這個時候還有漢人敢來經商,他是不想活了麼。”

 

“小人也是這麼問的,可他們說,他們歷年都來此地經商。帶一些茶葉之類,再運回一些毛皮。打仗打他們的,他們這些生意人不影響。”

 

金兀朮“哦”了一聲:“原來是這樣,商旅,倒也情有可原。只是,你為何要來告知於我。”

 

這理由雖說是有些牽強,倒也還算說得過去。商人發國難財,也是有許多的。

 

比如說,明朝時期。為防蒙古人捲土重來,明王朝把國防重點放在了北部邊疆,在北方駐紮了大批主力軍隊。但是,隨之困難也擺在了眼前,那就是:大量的軍用物資籌備問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朝廷想出一個妙招,用“鹽引”來吸引商人。

 

在鹽業制度管理下,發給商人的買賣食鹽的“許可憑證”。朝廷用“鹽引”來鼓勵商人把大量的糧草等物資運送到邊境,作為回報,再換給他們“鹽引”。當時的晉商,憑藉著自己在北部的地理優勢,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契機。

 

八大皇商: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他們可謂是盛極一時的大富豪,這八大晉商曾得到雍正皇帝的接見,被封為“內務府黃商”。

 

這八位商人在清軍入關和清朝建立初期,為清朝提供了大量的軍需物資和情報支持,對清朝的穩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他們被清朝皇帝賜封為皇商。

 

有人說,這八大皇商才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正是這些漢奸商人的出賣,使得滿清日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