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朕需要你們

實際上,在這之前的兩年時間,京畿周邊就已經開始在推廣這些新型農作物了。可是,收效甚微。

 

百姓們不可能冒著餓死的風險,去耕種這些他們並不知情,皇帝卻一心要大力推廣的農作物的。

 

一旦這些新型農作物耕種到了田地,若是不能大豐收。這些貧苦的百姓,到了冬天就真的只能忍飢挨餓了。

 

儘管朝廷的優惠力度一再加大,比如說耕種了新型農作物種子之後,就可以減免部分賦稅等等,可是大多數的百姓心裡,還是有著牴觸的心理。

 

就如同,春秋爭霸時期,越國給吳國煮熟的種子一般。越王勾踐在被吳王夫差打敗後,為了復國,採取了多種策略。其中一項策略就是向吳國獻上煮熟的種子。這些種子由於已經被煮熟,無法發芽生長,因此當吳國將這些種子種在地裡後,發現無法收穫糧食,從而導致了吳國的糧食短缺問題。

 

這個策略是越國智囊團中的一個巧妙計謀,旨在削弱吳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潛力,為越國的復興創造有利條件。最終,這個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越國,使其在後來的戰爭中逐漸恢復了實力,並最終打敗了吳國。

 

這個故事體現了古代人們的智慧和策略,也反映了戰爭中的複雜性和殘酷性。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智慧,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這個只是史書中我們看到的急在,什麼體現了古人智慧和策略。實際上,這造成了大量無辜百姓的餓死,使得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成王敗寇,人們只知道去讚譽成功者,卻不知道成功的背後,是多少累累白骨堆積出來的。

 

大人物的豪邁,背後往往都是無數小人物的悲哀。

 

趙桓,在皇恩縣的縣衙,其實也提出了自己最為擔心的這個問題:“朕想要推廣這些糧食不難,難的是這天下的百姓們,是否有意願耕種。”

 

這一點,朱玉平的態度異常堅決:“新型糧食作物必須大力推廣,還要重拳推廣。這一點,臣等已經想過,奏疏上也有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