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六章 高利貸

城中貼出告示,八大貨場的石炭按照原價。二百五十文一車石炭,年關前不再漲價。

 

這也就意味著,石炭將會一直穩定在這個價格上了。雖然打了個腰斬的價格,朱玉平就為了打擊那些囤積居奇的奸商。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京城能夠囤積石炭的,那都是非富即貴的大戶人家。這些人,本想跟著分一杯羹。這下好了,個個都賠了個底朝天。

 

二百五十文一車的石炭,被他們甚至於抄到了近四百文。他們想著,即便是冬天賣五百文,也還有得賺。

 

這下好了,石炭的價格一落千丈。囤積居奇的大戶們,登時就坐不住了。

 

首先就是兵部尚書孫傅,這傢伙居然掏空了自己的家底不算,還借了不少的高利貸。這一下,來要債的拍門。

 

高利貸,在大宋朝早已形成。因買賣、借貸、租賃、典質、寄託等產生的債務非常多,其中高利貸作為一種特殊的借貸形式,在民間也相當普遍。商業資本在宋朝時大量轉化為高利貸資本,高利貸資本又進一步轉化為手工業作坊的生產資金,形成了相當可觀的高利貸網絡。

 

《宋刑統》中明確規定:“每月取利不得過六分,積日雖多,不得過一倍。”這意味著每月的利率不得超過6,即使累積多日,總利率也不得超過一倍。此外,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又詔令:“富民出息錢不得過倍稱、違者沒人之。”

 

然而這些其實都沒有什麼用,高利貸依舊在民間猖獗。畢竟有人借貸,就有人放貸。

 

至於利率,大宋朝的商業空前發達。這些利率依舊非常高,許多小手工業生產者,往往還不起高利貸而破產的例子比比皆是。

 

雖然孫傅為兵部尚書,可他在民間借貸,這可都是白紙黑字真真切切的。就算是告到了開封府衙門,也是合法有效的。人家高利貸知道他是堂堂的兵部尚書,自然不敢放肆。放貸的利率,都是不超過宋刑統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