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朝會

 

有專家說大宋是封建時代的一個收束期,這個時代比之盛唐還要包容開放。只不過,大宋的軍事確實拉胯。這才是,為世人所詬病的地方。

 

百萬人口的城市,還是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大宋朝是怎麼做到的呢,這百萬人口每日的吃喝拉撒都是個巨大的挑戰。

 

生米做飯需要柴火,百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糧食還好解決。這做飯的柴火從何而來,怕是京畿周邊的樹木柴草都被砍光了也不夠。

 

那怎麼辦,實際上京城開封煤炭的應用已經相當的廣泛了。

 

據史書中的記載,東京城的百姓們很多都在用煤炭作為日常生活。那個時候的煤炭叫石炭,光是開封城周邊就有數百座石炭貨場。

 

北宋時期,特別是宋神宗時期,開始在東京設立石炭場,接收從懷州等地區運來的煤炭。隨著東京的擴建和人口增長,取暖問題變得突出。設立石炭場旨在解決燃料危機,並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在畫家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中,出現了馱運煤炭的隊伍,反映了當時煤炭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見,在那個時候的石炭就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

 

只是這些石炭都是露天開採的居多,而且其中雜質不少。燒起來有的濃煙滾滾,要麼就是嗆死人。

 

可是城北的石炭不一樣,這些石炭質量上乘。經過清洗過後的石炭,燃燒充分熱值高。更重要的,不會有嗆人的味道。

 

價格優勢,更是其他地區的石炭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城北石炭一經上市,登時使得其他石炭貨場沒有了生存空間。

 

這些原本存在的石炭礦,紛紛倒閉。

 

當然朱玉平對他們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收購了這些石炭礦。以及這些石炭礦的工人,讓他們去城北。

 

正是有了這些石炭礦工人的加入,城北的石炭才會大規模的生產出來。朱玉平。是這個時代併購企業的第一人。

 

可以說,城北的石炭完全處於壟斷趨勢。而壟斷後的朱玉平並沒有大肆發國難財,而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為的就是讓百姓們能夠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