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396章 清君側,誅佞臣

 大局已定。

 安北大營十餘萬大軍歸於關寧麾下,算上之前周擎,李福帶過去的人馬,總數共計十三萬……

 再加

之關寧原有鎮北軍及關家軍,還有新成立的關寧鐵騎,有近三十五萬大軍。

 這已經是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這還不算他曾在隴州留有的佈置。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隆景三十年八月十八日,史稱大康內戰日。

 鎮北王關寧與北方雲州陽臺城宣佈發佈征討檄文。

 發佈檄文是一個必要的環節,就是告訴全天下,我要清君側(造反了)

 檄文寫的好,就能引起更多的人的共鳴(矇騙)。

 這也是個技術活,必須有文采有學識的人來寫。

 本來是要關子安寫的,但他肯定不會配合,只能先寫出來,讓他籤個字,然後再宣傳宣傳,就是他寫的了。

 總是要有人來執筆的。

 可關寧手下多為良將,舞刀弄槍的一抓一大把,找個寫文弄墨的可就太難了。

 這也是一個弊端。

 一直以來關寧都是到處打仗,軍事方面極強,可謀士方面嚴重短缺。

 到關鍵時刻沒有可用之人。

 這時龐青雲舉薦了一個人,此人名為公良禹,現年四十五歲。

 說起這個人,在北方很多人都有耳聞,關寧也聽過他的聲名,此人經歷頗為傳奇,他曾參數次科舉,學識淵博並寫的一手好文章。

 但每次參考都未得高中,原因就在於他曾在科舉文章中抨擊過隆景帝。

 就因為這個,沒有人敢錄用他。

 這個人被緊急找來,其實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還真的寫出了一篇絕佳檄文。

 這檄文洋洋灑灑上千字,歷數隆景帝罪名,足足列出十項,先信佛後信道也被列入其中,當然最主要的是勾結外族迫害關重山的事蹟,當真是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這麼多罪名裡,偏偏把隆景帝最受人詬病造反奪位的這一項給漏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關寧也是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