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547章 大康第一期縣令培訓班

 就拿縣級組織機構來說,有正七品縣令一人,正八品縣丞一人,正九品主薄一人,不入品其屬典史一人。

 正式編制只有四個,小縣還要少一些,沒有主薄或縣丞或者都沒有,還有吏,吏是不屬於正式官員。

 縣吏由七八人至十三四人不等。

 也就是主管一個縣的也就這幾個人,組織機構並不明確,各項事務沒有具體負責人。

 當然對於一個小縣來說是夠了,可對於一個大縣來說當然不行。

 關寧準備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內戰之後,有不少地方十室九空,有的因戰禍受災,有的外逃避戰……這些小縣完全可以合併在一起。

 他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基礎行政區域建設。

 這很關鍵,古代皇權不下鄉,山高皇帝遠,作為最基礎的行政單位其作用不言而喻。

 關寧要形成層層遞進,上行下效的局面,以保證政令通達。

 基礎打的牢,樓層才能建的高。

 因而關寧決定加強行政建設,在原有官職的基礎上,按照朝廷六部的職能設立六房,分管具體事務,再建立治安署,負責地方治安,再設立都察吏,作為紀律監督。

 這樣行政體制完善,也更加系統,也屬於吏制改革的一部分。

 關寧跟盧照齡說著想法,他已經制定好,只需要執行就行,當然這也不是能很快完成,需要一步步的來……

 他是根據前世的經驗,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革,也是在一點點的摸索。

 不過關寧有很大的信心,因為他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借鑑,避免少走彎路。

 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一蹴而就……

 而在這幾天內,第一批應徵的舉人已經達到人數,總共有一百個人。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應徵,考察,入籍等相關程序辦理結束後,他們得到通知,將會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學習,吏部稱之為培訓。

 以往並沒有這樣的流程,大多都是直接上任,培訓這個詞還是新概念,帶著好奇,他們參加了這次崗前培訓,據說這是陛下首創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