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551章 為皇者,應有吞天納地之心胸

 其三就是在征戰過程中投降吸納的原朝廷軍,主要是在平章關一役後投入關寧麾下。

 其四就是新朝建立後的原朝廷軍隊,主要為當時守衛上京的軍隊。

 這部分人不在少數,因薛懷仁當時開城門引軍入城之舉,避免了大規模戰事,這些人順應大勢投降。

 關寧也要照顧到他們。

 在天策府成立過程中,對所有軍隊都進行了打亂重組。

 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人獨大的局面,防止擁兵自重。

 實際上來講,各軍將領只有統兵權,而沒有領軍權。

 因為各軍主將都不是固定,會進行調動輪換。

 關寧有太多經驗借鑑,在保證合理性的條件下,又避免了很多隱患問題。

 在這種制度下,將軍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會出現士兵只知將令,而不知皇命的問題。

 此次封授關寧考慮全面,儘可能照顧到了所有人。

 比如費田,被封為候爵。

 像原安北軍中的主要將領,李福等人同樣被封了侯爵。

 後來在征戰過程中投降的張立,閻鵬等人都被封了伯爵。

 還有一些人功勳略有不足,但也能力卓著且資歷也高的人,則是被安排轉業到了地方任職。

 整個封授下來,讓人們都感覺到了關寧的大方,原本想著不會有這麼多人。

 他們大約都能知道關寧對貴族很排斥。

 因為這些人封授下來,就是打造出了一批新貴族。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

 關寧對他們沒有存疑。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見將軍享太平。

 通常大業功成之後,也是大殺壓迫功臣之時,這樣事例屢見不鮮。

 別說封賞了,不直接罷黜你都算好了。

 而關寧卻很大方的封授了,高位者多為嫡系,但侯爵,伯爵中反而是原嫡系之外的多。

 這表明了一視同仁,也表明了其心胸之寬廣。

 眾人都很滿意,這樣的皇帝還有什麼理由不效忠?

 封授儀式持續了近一個時辰才結束。

 因為涉及到的人多,還有必要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