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591章 元武大炮

 因為他有更先進的冷卻法,能使鐵炮的耐久程度也大大增加。

 對於冶造局的熟手匠人們來說,做這一步並不難。

 都要先進行提煉,然後澆鑄成三五斤一塊的薄片,等著澆入大爐內鑄造用。

 接下來就是化鐵澆注,將精煉的鐵放入預先用磚砌好的灶池形化鐵澆注爐內,然後用大火將鐵催化成汁,再逐漸添鐵。

 等到鐵汁全部化清,如油如水,上面冒起金花綠焰之時,便引出鐵汁,漸漸放入模內,等注滿木模,就算澆鑄完畢。

 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起來極難。

 需要長時間保持高溫,在地爐的工匠們在此地勞作,可以說是相當的艱辛。

 因太熱而發汗能讓衣服瞬間溼透,但又因溫度太高使得汗水瞬間蒸發。

 如此循環往復。

 對人來說簡直就是煎熬。

 不過關寧發現大康在冶鐵方面的技術水平挺高,所使用的是排水鼓風機,也就是利用水力代替人力……

 “陛下,您快出去吧,這裡面實在太熱了。”

 兵部尚書貫丘給關寧端來一碗水。

 “沒事。”

 關寧開口道:“跟在地爐邊上的工匠們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確實不算什麼。

 他雖然也在這裡,但離得位置很遠,而那些工匠卻就在地爐邊上,不但經受著炙烤還隨時有生命危險。

 應該提高一線工匠的待遇。

 只有親眼見到才能體會到疾苦。

 關寧也是佩服這些工匠的毅力,整整持續了幾個時辰,也能堅持下來。

 澆注順利完成。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冷卻,也就是關寧所說的冷卻法,也是為什麼採用中空模具的原因。

 在裡面通入大量冷卻水,這樣的話,就可以讓鐵材料的炮身從內向外凝固,使得更加耐久,實用性更高。

 有了準確的方法,只需要規整的操作就行。

 關寧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借鑑,因而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就這種冷卻法,就已經超過了明朝時期。

 待冷卻之後,把模子上的泥打去,並清掃乾淨,炮身就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