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814章 陛下威嚴深入人心

 另外,關寧還讓錦衣衛衙門在地方設立衛所,負責監管事宜。

 錦衣衛直接聽命皇帝,可上達天聽,能夠直接稟報。

 不過為了防止錦衣衛權力太大,他們只有監察之職,沒有行政權力。

 也就是說他們只能稟報,只有得到命令才能具體處置。

 這就是在地方上安插了眼線,官員必然會有所顧忌,也不敢太過放肆……

 州牧依舊是最高主官,但其權力已大大縮減,並且涉及到重大事項,必須由政務會議所有政務大臣表決通過才行。

 像六房郎中,都察御史,地方駐軍將軍都是政務大臣。

 這樣做的好處巨大,雖增添了多位官職,但具體的事情有專人負責,提高了行政效率。

 畢竟州牧也不是全能,不可能懂所有事務……

 三年來,這些改革陸續完成,這便是新政中的吏治改革。

 而今,大家已經習慣了這種行政模式。

 州一級要完成,府一級也要同樣如此。

 到縣一級便存有兼任的情況。

 因為有的縣實在貧瘠,人口很少,確實沒有必要設立這麼多職位。

 可畢竟是新設了不少官職,而且還都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專業性的官員。

 並且新朝也一直沒有開恩科取士,補充新官,各地依舊有不少職位空缺。

 這三年來朝廷用人基本都是相互舉薦,或者直接招募,經過培訓考核直接上崗。

 元武初年,受戰爭影響,地方基礎官員大量缺乏,行政陷入停擺。

 關寧一口氣招募近百人,直接任職了縣令。

 他也督促吏部持續跟進關注,其中有不少人才湧現,同樣也有不少無能之輩。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道。

 以此方法選用的人良莠不齊,舉薦制更是弊端嚴重,所以開恩科取士勢在必行……

 關鍵還是人才。

 在跟幾個地方主官交談時,多位州牧都提及到這個問題。

 “陛下,恕臣直言,開恩科取士的結果怕是並不會好。”

 江州州牧**星沉聲道:“臣已知曉,南方六州不少讀書人便私下密談,準備進行罷考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