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862章 興修水利,重修運河

 其實也可以理解。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修建時只能大規模動用人民勞力,使民眾生活相對困苦,最終便會引起矛盾。

 這在歷史上有過先例。

 大寧因北方有蠻族之患,經濟重心始終在南方,運河可加強朝廷對南方的管理,也能保證南方糧食供應北方,可以連通兩地經濟,還能促進兩岸農業生產及商貿發展,好處極大……

 垂拱殿。

 關寧召集眾臣,將這一決定宣佈。

 “朕要重修運河!”

 在他的示意下,成敬和幾個太監將一張大圖展開。

 這就是運河規劃圖。

 是他多次派人勘探,並親自前往,實地測繪彙集而成!

 眾臣圍了過來。

 標註很詳細,有地名,有河流湖泊,還有整體的線路圖。

 並且還標註了需要改動的地方,能夠很直觀的看到。

 “新朝建立起來,朕便有想法重修,期間陸陸續續的勘探,花費三年多的時間,才形成這麼一張圖。”

 關寧在旁邊介紹著。

 “首尾不變,依舊是北起通縣,南至臨安,主要以修復改道,取直疏通為主,貫通之後以其特有的溝通功能將全國政治中心上京與經濟中心連接,更重要的將不同江河流域的生產區域聯繫在一起,可改善沿河的農田水利,確定農產提高……”

 “重新規劃的瀾滄大運河共分為七段,分別為……”

 關寧對圖說明,介紹的很是詳細,使得每個人都能明白。

 但在他說完之後,眾位朝臣並未第一時間開口,皆是面色凝重微沉。

 “有什麼想法,可直接說明。”

 關寧坐了下來看著幾位。

 除內閣大臣外,還有工部尚書貫丘,漕運使陳渲等專事官員。

 “瀾滄大運河積弊嚴重這是事實。”

 **星第一個發言。

 “這條運河存在日久,泥沙淤積,河道變窄等問題繁多,前朝僖宗即位後,倒也撥款重修過,但當時漕運司機構龐大,同時負責漕運和河道治理,內部貪腐嚴重,已非民用,而成為撈錢之所。”

 “沒錯。”

 費田開口道:“當時陛下起兵,瀾州缺糧,僖宗從南方調糧,卻被人把控,以運河不通耽擱,直至最後也沒把糧食用來。”